8.第八章 帮新员工迈开职场第一步

8.第八章 帮新员工迈开职场第一步

公司招聘的新人在刚开始工作时,可能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比如往往由于工作环境的不熟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作效率很低。***实践证明,尽快让新员工进入角色、融入集体,新员工在酒店的稳定性就会增强,并且工作效率也会很快提高。

帮助新员工保持积极的心态

一批满怀理想和激的年轻人加入了企业这个神圣而光荣的团队,迈开了他们在职场的第一步。他们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了企业这座大厦最普通的一块基石,也就要尽快适应员工这个新的身份。每一个进入企业工作的人,总是从新人开始做起的,在新人期间,难免会磕磕碰碰,做错很多事,再吸取很多教训,然后再不断的长成。而新员工如何迅速进入岗位角色,如何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这不仅仅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更是每一个新员工必须去思考去探究的问题。

新员工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不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在学校是一种环境,在家庭也是一种环境,进入企业工作又是一种环境。面对不同的环境,许多新员工的观点、思想、应对的办法却一成不变,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弱点,主要表现在容易将事看得简单而理想化。在大学时就对未来充满了憧景,之所以不能适应环境,主要还是在于对新岗位估计不足,想像不切实际。二是不能迅速实现角色转换。在家里是孩子,在学校是学生,但进入了新的单位开始工作,就要学会遵守新的规则。有些新人把孩子的娇气,学生的傲气甚至一些不良的生活作风和习惯带入工作中,这是行不通的。进入企业工作,就一定要迅速把自己的孩子气、学生气统统丢下,迅速树立起工作和学习理念。三是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困难。刚到企业,每天可能会面对各类新工作、新问题,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差错也在所难免。一旦遇到挫折,新人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感到处处不如意,事事不顺心,更有甚者产生自卑心理,从此一蹶不振。四是羞于向老员工请教和交流。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差异,加之刚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新员工总是缺乏与老员工交流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有些新员工放不下架子,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宁可多走弯路,也死要面子不主动请教。同时,许多新员工由于心理因素,有时候总感觉自己属于短期合同工,有一种被人排斥在外的感觉。虽然老员工对新员工也挺和气的,可新员工也总难和老员工熟起来,总是局限在自己那个狭小的关系圈里。因此,尽管自己在许多方面都没法和老员工相比,但新员工一定要敢于和老员工交往,要理直气壮的把自己当作这个集体中的一员。

徐贵国毕业后,去了一家大公司实习。说实话,那时徐贵国什么也不懂,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刚开始实习的时候,连复印、传真这样简单的事,徐贵国也不会,因为以前见都没见过。但他他的上司很快就让他知道他自己还有张嘴,要勤问,请教同事如何使用复印机的记忆功能,如何快速复印整套文件,如何传真,如何使用礼貌用语。虽然都是一些再简单不过的事,徐贵国却做得一丝不苟。那时他还学会了如何使用outlook,如何收ems和快递,而且每天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收报刊信件,就是负责将报刊从传达室里分到各部门。别小看了这份报纸信件的工作,要及时、准确,不能搞错,还要叠好,摆好位置。因为徐贵国很好地完成了这些“杂事”,并跟许多同事有了接触和沟通,被部门主管看在眼里。试用期还没有结束,就有企划部、人力资源部的主管找他谈话,想让他留在自己的部门。

对于新员工来说,基层管理者一定要他懂得:主动去做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其实,职场新人都难免经历这样的蘑菇期,被搁在阴暗的角落,自生自灭。成了蘑菇并不可怕,只要管理者能让他们留心每个细节,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就拿跑腿来说,管理者一定要让新员工明白:这不但能熟悉一件事的处理流程,还能获得与其他同事沟通的机会。教育新员工要多做事,少说话,而且要经受蘑菇期的不断打磨,这样才可能在以后的职场上有所作为。

管理者要帮助新员工解除初来乍到和不知者不罪的心态,从而心安理得地依赖别人的照顾。要眼中有活,不要成为按钮员工。其实不是没活做,别人有活也不是与你没关系,上前搭把手,主动热些,也许复杂的活现在做不了,可是简单的活总做得了吧。

能够从简单的工作中现活力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有时带来的短期回报可能很少,甚至微不足道,但是,不能让新员工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得到了什么,而应当为自己的长远展考虑。

刘杰工作不到4个月,在最近一次全员大会上受到了部门主管的点名表扬。原来,主管要找一个以前的文件,刘杰只用了1分钟时间就从文件柜里非常准确地找出来了,主管拿到手里一看,文件的左上角被填写了编号。他随后翻阅了文件柜中以前的所有文件,现三年之内的文件全部被编上了编号,并放到了指定的位置,大大改善了过去像海底捞针一样找文件的况。

第二天,他向刘杰询问三个月以前的文件放在哪里,刘杰告诉他,因为三个月以前的文件很少用到,所以这些文件已经被她用装订机装订成册,交管理部存档了。但是刘杰做了个非常详细的目录,需要的时候可以从目录中找到编号,然后向管理部索要借阅。刘杰说,自己一开始也没想到去整理文件,因为这并不是她分内的活儿。但是看到同事每次到办公室找文件时,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再加上主任的传身教,她就萌生了这一想法。为此,刘杰还看了一些如何分类归档的书籍,并跑到财务部借来了装订机。

刘杰的行为的确让人刮目相看。职场无小事,新人不需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很少有机会为公司带来较大的收益。只要认真地做好分内的事,或者做些老员工不屑于关注的基础工作,把这些点滴小事做好、做巧,就会受到应有的褒奖和关注。这点,是不是很容易?

因此,管理者必须时刻教育新员工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一丝不苟、注重细节的作风,把大事做细,把小事做好。正所谓成也小事,败也小事。一心渴望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伟大便不期而至。正如托尔斯泰说的,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老员工传、帮、带

人才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而人才的培养往往要花费公司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管理者能够找到一种高效又节省开支的培训方式将有利于公司的平稳正常运作。

脱产培训和在工作中进行培训是新员工培训的常见方式。

在福田保税区fedex项目操作部两名新员工的培训实践中,由于两名新员工都是应届毕业生,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所以在相对闲暇的时候,部门经理、主管以及其他同事都会给新员工细致的口头传授相关知识,并用实操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后,培训生立马就刚学到知识做相应的简单操作。这种培训方式既有理论的讲解,生动的案例,又有实践的操作,可快速提高培训生的动手能力,十分有利于培训生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在培训过程中,几位老员工既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原有工作又用心培养了新员工,这种为公司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位有信达人学习。

工作“传、帮、带”的作用其实对新员工而很重要。

不管是刚毕业出来工作,还是工作多年的人,初到一个企业时,能否快速的投入工作,并融入团队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整个团队的氛围外,最关键的就是他们接触最多的老员工了。管理者一定要让老员工们明白:如果自己消极,那心态再好的新员工也是很快的被他们感染,很快也跟他们一块消极;如果况相反,老员工们心态都很积极,事事争先,易沟通好相处,那再消极的新员工也会一扫灰霾,也每天乐呵呵的跟在老员工后面要玩龟兔赛跑了。所以,管理者们要让老员工们“传”递给新员工好的心态,好的工作氛围。

另外一个“传”是传授。就是传授公司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流程中老员工们积累的优秀经验,先期有指导性的传授新员工做什么?如何把事做好?让新员工实操的时候观察他们易出差错的地方,指导总结,改进再实操,这样就会使新员工更快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了。

最后一个“传”是传承。企业要做得长远,必须把企业的文化和理念传承下去,那么管理者就要让老员工担当起这种传承的最基层责任。除了核心管理团队时刻提,时刻做,那么作为公司的老员工则是要站在另一个高度上去传承企业文化和理念,才能以身作则起带头,感染你天天面对的新员工。所以,当老员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晋升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帮”更强调的是主动意识。一个乐于助人的员工,肯定是心态好,积极向上的员工。那么在许多时间里,我们不是在一个人做事,而是一个团队在做事,那是需要相互协助,相互帮忙的,只干好自己的工作只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员工,干好自己的工作并方便协助其他人把事做好,才是一名优秀的员工。但凡你帮助的人多了,好人总有好报的。所以帮助别人,也是在帮你自己。

2009年最幸运的人也许就是春晚一炮走红的小沈阳了。小沈阳在长春的小剧场唱了7年“二人转”,直到2006年5月的一天,小沈阳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人不吭声就呵呵笑,耳尖的小沈阳一听就知道是赵本山,当时脑子突然就懵了,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接到赵本山亲自打过来的电话。赵本山邀请他参加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员考试。考试当天,小沈阳现场表演完后紧张地看了下赵本山,壮起胆子问:“您能收下我吗?”赵本山点了点头,于是两人成了师徒。

相比其他的“二人转”演员,小沈阳能遇到赵本山这位“贵人”,真的很幸运。新员工们什么时候能遇到自己的职场贵人呢?如今,职场人最大的挑战不完全是把工作和事务做好,还要将职场人际关系处理好。职场贵人是能够在职场上给予你帮助,引导你不断前行的人;帮助你规避陷阱避免失败的人;顺境时锦上添花,逆境时雪中送炭的人。职场贵人正是你平日养护的人脉在关键时刻的验证,他们可能是你的上级主管、师傅。

“帮”也要有技巧和度,不能让“帮”成为依赖。俗话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许多老员工在别人提出帮助的时候都很热地帮人解决,可是同样的一类事不能天天都帮忙吧。所以要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教授给员工,让他们领悟了并实操作几次,那么不就省心省力了嘛。学习过程也只是能给思路和方法,所以授教员工还是要靠他们自己领悟并实际操作,才能为他们所用。

“帮”有时则是必须的。一个人能独坐享天下吗?没有。还有的人很讨厌,但你能见死不救吗?也不能。事事没有绝对,从大义出,从全局出,该出手时就出手。以平常的心去帮助正在需要迫切帮助的人。所以佛说“救人一命,胜过七级浮屠。”。

“带”就是带好头。如果老员工都不能起到带头的作用,试想那会是什么况?如果是新员工反过来带头了,那老员工还是否需要继续存在了?所以带头的,都不是一般人,是会成为管理者的。所以做事、学习要冲在前面。

“带”是责任心必须要体现的地方。为什么“传”和“帮”是没有强调这点,是因为“带”更能说明责任的重要性。带领大家走正确的方向,带领大家正确的做事。只要你树立了这种信念,有志者事竟成。

那么,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当他们能与别人相处时,时常“传、帮、带”的话,那么就不会有许多人还在迷茫,还在不知道做什么?如何去做?。愿意并舍得付出,才有机会获得回报;学会分享,让大家都能感觉到幸福的微笑;感恩回馈,让你所处的社会里多一点点爱。

像朋友一样地帮助新员工

阿丽是一个不满20岁的乡下姑娘,她从农村来到都市打拼,自知学历低,资历差,千求万求好不容易获得在理店帮工的机会。在师傅的帮助下她渐渐懂得:自己应该勤快点,主动找事做,只有好好表现才能对得起师傅。她成了理师的助手,兼做一些杂活。阿丽勤快认真,知道自己不能马上就成为理师,她就边干边学。细心的阿丽还把自己的工作拆分成了几部分:引导顾客上门;招呼客人;为顾客洗头或做烫的准备工作;清扫地面头,清洗理用具;下班后买来假练习剪。

她把自己的工作职责想得清清楚楚,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接待客人热大方,头也洗得不错,一有空就把地擦了,把所有的理器具也清理得一尘不染。她的表现都被师傅看在眼里,逐渐让她由小工转为大工,后来跟着做学徒,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与学习,阿丽出师了,成为一名美容美师。

如果没有师傅像朋友一样地帮助,阿丽还会跟以前那样浑浑噩噩地只是凑合干活,她不可能成为美容美师。当师傅教会阿丽在拆分她的工作职责时,与其说她是为理店负责,不如说她是为自己负责。每一步清晰的职责拆分,都为她独立工作、站稳脚跟打下基础。现实工作中,有多少人清楚岗位职责?又有多少人看到字面的职责分工后能做深层次的思考和细化呢?管理者必须教会新员工拆分职责,这是新员工快速掌握工作内容的过程,对提升独立工作的能力十分必要。

肖飞刚进入一家公司做采购员,作为一名新员工,他对于公司的采购流程并不是很熟悉,也没有在工作之前好好问清楚,所以工作第一天就碰了一鼻子灰。行政部没水了,要订5桶水,肖飞满口应承下来,接着就打电话向水站要来5桶水,水站人员扛着5桶水来了,他兴冲冲去财务部结账,可财务却向肖飞要采购部经理签了字的单子,他哪有啊?这可怎么办?

在老同事的揭示下,肖飞赶紧向主任汇报,主任听完他的汇报后说,“行政部按申购程序提出申请,经采购部门主任审查签批后,交供应部经理才进入工作程序”,他还说“应该在工作之前把工作流程熟悉一下,这样工作起来才不会手忙脚乱”。

肖飞不明白,不就是买几桶水,怎么这么麻烦!主任告诉他,这是公司的规定,有利于公司账目清晰,如果今天行政部要5桶水,明天后勤部要购买防暑降温药品,大后天生产部要购买原材料,总得按照流程来做吧,如果一下都买了回来,还不乱套了!

肖飞明白了,这个流程应该是:行政部提供申请表,让采购部主任签好字,拿着申请表去财务部报批,财务部批准后,给他钱,然后他打电话订水。水送来后,通知行政部门,行政部门取回水后,肖飞把票上交给财务部报账,最终完成了整个流程。

如果肖飞事先向主任或者同事请教工作流程,可能就不会出现上述的状况。肖飞在磕磕绊绊中完成了第一次采购任务,现在他把自己的工作流程完整而清晰地记录下来,相信今后的工作会越来越顺手。

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往往期待着拥有一份挑战与乐趣并存、体面而又高薪的职业,现实况往往事与愿违,职场新人由于缺少经验、缺少对企业的了解,缺少独立工作的能力,很难被企业委以重任,当期望与现实生矛盾时,便又丧失信心、失去对工作的热,敷衍塞责。因此,管理者要教育职场新人应调整心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对于顺利走出职业生涯的磨合期是至关重要的。

吴歌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工作。与吴歌同在一个部门的还有另外三位年轻靓丽的女孩,与她们相比,吴歌年龄最小,不但没有工作经历,为人处事也没有任何经验。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吴歌的加入让这台戏更加热闹。四个女孩每天一起吃午饭,一起下班,一起购物,这让吴歌觉得自己处在一个温暖的小团体里。可不久吴歌现在一团和气的背后,隐藏着一些微妙的、若隐若现的矛盾。一次,同事顾梅单独约吴歌吃饭,对她说:“李响这个人表面嘻嘻哈哈的,其实她特别喜欢在背后给领导打小报告,今后你不要和李响走得太近了,上次我跟李响说了公司主管在用人方面的一些失误,谁知道第二天李响就把我的话告诉了主管,让我特别难堪。”吴歌听了非常吃惊,同时也开始提防起李响来。

过了几天,另一个女孩马玲和吴歌去泡吧,在喝了几杯酒之后,马玲对吴歌说起了自己求学中的坎坷经历,让吴歌觉得受到了推心置腹般的信任,非常感动。吴歌想也没想,就对马玲谈起了顾梅对她说的秘密,吴歌还补充说:“这个秘密是我听顾梅说的,你不要告诉别人啊,因为我们关系好,我才告诉你的,我只想让你以后跟李响打交道注意点,有什么话都不要当着她的面说!”没过几天,吴歌被主管找去谈话了,原因是主管现吴歌在公司散布谣,不但影响上下级关系,还影响了团队关系。吴歌从主管的办公室出来,她看到了马玲、顾梅、李响三个人依然在办公室里有说有笑……

相信很多人都像吴歌一样,习惯性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很少仔细认真地去想一想所说的话,是否确实合理。管理者要让每个初入职场的新员工都要注意自己的行,切忌陷入小圈子,成为谣的传播者,并让新员工记住:“大嘴巴”在任何企业中都是不可能受到重用的,因为没人相信一个“大嘴巴”会严守企业秘密。

有的新员工说,少说多做岂不是吃亏了?其实,少说多做,正是聪明人的表现。上帝造人的时候,只给了人一张嘴,却给了人两只耳朵,为什么呢?这是要求人们少说多听,唯如此,才能从对方的谈话中挖掘更多的信息,才能对加深相互了解或深度交谈有所裨益。

少说,不是不说,而是恰如其分地说,不胡说。除了散布是非,很多职场新员工因为太急于表现自己而忍不住邀功,做了点事,生怕领导不知道,过早地表露了自己。可能事刚刚做了一半,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问题,因为自己还搞不清事的全貌和具体要求,就夸下海口,结果事与愿违,反而给领导留下了毛躁的印象。

管理者要教会新员工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这一点,需要克服自身的一些毛病,因为很多人的习惯是嘴巴比大脑快。当主管给他指派任务时,当他推销产品时,当他和商业伙伴洽谈合同时……一定要让他们切记:说话要慢一点,再慢一点。尤其是当涉及到期限、价钱以及一些关键条款时,绝对不要轻易说yes,当然也不必轻易说no。可以说“我先请示一下公司,然后再答复您”,以便让新员工留有余地,尽量避免“无法兑现承诺”的糟糕局面。

帮助新员工迅速适应工作环境

小萌毕业后,来到一家中型企业工作,在同学中,算是出来较早的一个。刚来那几天,充满着好奇,充满着骄傲。可是没几天,开始不喜欢这个企业了,觉得与自己理想中的企业相差太远,好多事都与自己设想的不一样。说管理正规吧,自己看还有好多漏洞,说不正规吧,劳动纪律抓得又太严,自己觉得很不舒服。于是,心态变坏,感到不愉快。与一个同来的伙伴常牢骚,说:这个企业怎么浑身是毛病,干的真没意思。不知怎么传到上司耳朵里,还没等到小萌对这个企业真正有所认识,就被炒了鱿鱼。开始小萌还满不在乎,觉得反正自己也没看好他们,走了没有所谓,可是,当她再次在求职大军中奔波了三个月,还没找到好于这样“浑身是毛病”企业的时候,她心中才感到有些后悔,心想如果下次再有类似那个公司的企业接纳自己,一定接受教训,好好干。

很多新人在进入公司后,会被分配到一些不是很适合自己,自己不擅长的位置,或者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企业,接受不了企业的规章制度,或者用书本上学到的管理知识来套企业现状,都使自己心态变坏,没有耐心去了解企业和被企业了解。如果一上班就看到企业这里不好,那里不足,就看到上司太严厉、同事不热,还忍耐不住说出来,那就容易与企业和同事都格格不入,被上司纳入试用期不合格而把你剥离出局。

小琳是个让父母骄傲的独生女,从外貌到学习都很不错,性格直爽,开朗活泼。可是,工作后,直爽成了缺点,在给主管提了点意见后,明显感到得罪了那个女主管,整天面对脸色乌云密布的主管,觉得在她眼中,自己做什么都让她不称心,心中虽然也知道自己大事不妙,在试用期出错,等于宣布了职位的死刑,可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挽回,好想走掉算了,可又舍不得这个不错的企业。思来想去,小琳决定先与自己的师傅们沟通一下,虚心讨教妙招,在老人们的指点下,她主动找主管承认错误,希望她能原谅,给自己机会。通过与主管沟通交流,主管的脸色虽然还没有多云转晴,可是小琳已经从试用期死刑改为延长试用期了,小琳也明显感到,这个面包干一般的女主管,心肠原来也是很热的。要是真的走掉了,双方将永远失去相互了解和理解的机会。

年轻人容易将事看得简单而理想化,在跨出大学校门之前,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初出校门的大学生不能适应新环境,还喜欢提上几毛钱合理化建议。以至于碰了壁还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往往又会产生一种失落感,感到处处不如意、事事不顺心。

对初入职场的新员工,管理者要教会其表现不要过于封闭,需要尽快学会与人合作、沟通,有效地进行沟通是职场的重中之重。也不要表现得过于张扬,引起大家反感。

很多新员工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面试笔试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带着无限美好的憧憬,怀揣着引以为荣的各种各样的证书,本以为工作伊始就可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不料做辅助工作和做苦力的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使他们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落差,疑惑重重。管理者一定要让新员工们懂得:低起高谋,分步到位,是每一位职场人的必由之路。成功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但要避免急功近利。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番辛酸的故事,都有着痛苦的磨难和经历。在职场生涯的磨合期,心态的调整显得尤为必要。

一个女孩是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的,去英国留学一年后,在一家知名单位进行试用。她的主管看到她一副心不在焉无所事事的样了,也替她着急,但又不好意思直接面对面对她说,当这位主管了解到这个女孩喜欢上网后,就想到了一个教育女孩的办法。

有一天下班之后,两人在网上相遇了,主管问她:“你们单位最近忙吗?”她很快就回复:“办公室里的人有忙有闲,我不忙!”主管又问她:“你怎么就不忙呢?”她说:“我在试用期嘛,好多事不让我做,也不知道做什么,看别人忙得四脚朝天,我也插不上手,索性就待着了,上上网。”主管就觉得这是大事,女孩若不注意,在这么好的企业恐怕试用期过不完,她就要走人。

主管说:“你是新员工没错,现在你在试用期也没错,受大家的照顾更没错,你一天、两天、三天做的事少,或者不做事,大家看到也当没看到,认为你在了解工作,熟悉工作环境是应该的;可你想没想过一个星期、一个月你还无事可干,别人忙得要死,你却如此轻松,你今天轻松,明天轻松,以后想不轻松也难了,指定要你回家轻松了!”经主管这么一提醒,女孩有些明白,赶紧问:“那我该怎么办啊?”主管说:“你看别人忙的时候,你就主动过去问问,简单的打字复印、跑腿查资料的活儿你总能干吧?你态度积极,别人也就愿意与你交流,先干简单的工作,时间长了能上手了,你积累的工作经验会逐渐增多,你学习的机会多,进步就快啊!”

女孩一连来好几个笑脸,表示同意主管的观点。

很多新员工常常抱怨在试用期不被重视,没事做。只干那些简单没技术含量的工作真没意思。其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新员工初来乍到,不知道工作从何着手,常常在办公室的角落里一坐就是一天,就像潮得要霉的蘑菇。管理者一定要教会新员工如何度过这段“蘑菇期”。

先,试用期是对新员工的一个考查阶段,主要考查新员工的潜力以及与岗位的契合度。企业招来新人,由于新人的工作经验不足,企业会谅解他们,不会一下子把高难度的工作交给新人做。另外,新员工还不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新人想做大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个心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实际地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还是把心态调整好,如果自己把试用当成重用做,一定会实现从试用期到重用期的蝶变。

其次,新人进入企业通常需要老员工帮助、提携,一起完成工作,了解整个工作流程。可能老师傅会让你帮着打打下手,可能前辈会让你干这干那,新员工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做,这是在教你呢,这是在考验你呢,当你一点点成长起来后,能够独立工作了,一定会把难度更大的工作交给你来做!

最后,一定要有身份转变的意识。公司的规章、企业岗位职责与校园书本上的知识不同,在职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没有老师明确告诉你,你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也许明明该你做的,你没有现,不知道去做。

帮助新员工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得出来的重要结论。它的本意是讲不能适应环境的物种会遭到无的淘汰,但几乎是从这个理论一出世,它就被引用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经济领域尤其如此。

职场如战场,在这没有硝烟的厮杀当中,你要想生存下来,你就必须学会适应你周围的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法门――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管理者要告诉新员工的经验是:要想成为职场的强者,就必然要适应更严酷的环境。在进入试用期后,尽快调整好自己,努力适应工作节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千万不要把在大学里养成的坏习惯--迟到、早退、请假当成家常便饭,让人感到没有敬业精神,很难成为企业长期培养的人选。新员工不仅需要具有创新意识,更需要具备脚踏实地、认真做事的态度。千万不要消极对待,推诿、拖拉,敷衍了事,无论哪一种况都会对工作带来损失。

小丽是一家公司的电话接待员,她负责与公司的潜在客户进行电话沟通。刚进公司时,老板也曾表示过,电话中是否能留住客户,并不与小丽的工资直接挂钩,她的工作主要是给来电咨询的人们介绍公司的基本况和主要产品,并建议他们与公司销售部门联系。部门主管也曾对小丽的工作给予了不少指示,比如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如何介绍本公司的产品等等。小丽暗自庆幸,自己有了一份稳定而又轻松的工作。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小丽现,自己的工作果然非常有"规律",一点也不费脑子。她心想,也许自己成不了一个开拓型的人才,适合自己的就是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反正也不指望得到提升,只要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保住这个饭碗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万万没想到,工作两个月以后,部门主管对小丽提出了警告。

部门主管质问小丽:“客户们都反映,接电话的那个小姐态度冷淡,对业务知识不熟悉,工作态度不认真。小丽,你知道吗?因为你的原因,公司丢了多少客户?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公司只能解雇你了。”小丽觉得十分委屈,反驳道:“我严格按照公司的礼貌用语与客户谈话,我把产品介绍背得很熟。我态度怎么不认真了?”部门主管说:“你与客户交谈时,确实使用了公司规定的礼貌用语,可你的口气中没有一点儿对客户的亲切和热心。你背熟了产品介绍,可你并不理解它,遇到客户提问,你总是把他们推给销售部门。小丽啊,公司应该是一个具备团队精神的整体,每个人都要为公司的效益负责!你必须好好改进你的工作,增强责任心,努力争取每一个客户!”

新员工心气儿高,干劲儿足,常常给企业注入一些新的活力。每一位新员工都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做出成绩,使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众人的认可,尤其是顶头上司的认同。但是,优秀不是与生俱来的,很多新员工受过良好的教育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并没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出色的成绩,也没有受到管理者的赏识和肯定,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不清楚管理者眼中的好员工是什么样的,好员工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在没有标杆的况下,他们以自己的行为方法做事,而不是以一名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往往眼高手低适得其反。其实成为一名好员工是有方法的。

2004年,集团下属科技公司改组,执行委员会派汪先生去兼任科技公司的副总,负责整个公司的业务和人事安排,工作量也随之大大增加。于是汪先生招聘了一名新助理,她毕业于名牌大学,品学兼优,还写一手好字。从工作流程到待人接物,汪先生手把手地教她,还安排她去做一些协调工作。

她很努力,做得也不错,可是没想到,半年后,她向汪先生提出了辞职。她直:本科四年,功课优秀,没想到毕业后找到了工作,每天处理的都是些琐碎的事,没有成就感。汪先生问她:在你现在所有的工作中,最没有意义最浪费你的时间精力的工作是什么?她马上回答:帮您贴票,然后报销,然后到财务去走流程,然后把现金拿回来给您。汪先生笑着问她:你帮我贴票报销有半年了吧?通过这件事儿,你总结出了一些什么信息?她待了半天,说:贴票就是贴票,只要财务上不出错不就行了,能有什么信息?

汪先生跟她讲了当年自己的做法:

1998年,我从财务处被调到了总经理办公室,成为总经理助理。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跟你现在做的一样,帮总经理报销他所有的票据。本来这个工作就像你刚才说的,把票据贴好,然后完成财务上的流程,就可以了。其实票据是一种数据记录,它记录了和总经理乃至整个公司营运有关的费用况。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一堆数据,其实涉及到了公司各方面的经营和运作。于是我建立了一个表格,将所有总经理在我这里报销的数据按照时间、数额、消费场所、联系人、电话等条目记录下来。

起初建立这个表格的目的很简单,我是想在财务上有据可循,万一我的上司有况来询问我的时候,我会将准确的数据告诉他。渐渐地我现了一些上级在商务活动中的规律,比如,哪一类的商务活动,经常在什么样的场合进行,费用预算大概是多少,总经理的公共关系常规和非常规的处理方式……当我的上级现,他布置工作给我的时候,我会处理得很妥帖。有一些信息是他根本没有告诉我的,我也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好。渐渐地,一种信任和默契就此产生,我升职的时候,他说我是他用过的最好的助理。

汪先生说完这些经历,她愣愣地看着他,一句话也没有说。

遇到大事,谁都会认真处理,谨慎对待,但有的时候责任心却体现在琐碎的小事上。很多新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对此不屑一顾。管理者需要告诉职场新人:做每件工作、每件事,都是在向上司或同事展示自己的学识和价值,只有做好每件事,才能真正赢得信任。

让他尽快成为好员工

企业为什么需要好员工?好员工对于企业而,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除了能给企业注入新生力量外,还能产生良好的榜样力量去带动其他员工,从而促进企业的展。企业对于员工来说,是施展才华的平台,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的结合方可实现双赢。

在职场上,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持久的工作热比高超的智商和圆滑的社交技巧更重要。因为主动性是普通员工与优秀员工最根本的区别。积极主动地工作可以使一个人挥出巨大的潜能。

任何一个具有专业技能和较强竞争力的新员工都必须在最初的几个月里证明自己的主动性,否则,就意味着你和别人毫无区别。所有企业在迫不得已裁员时,往往选那些缺乏主动性的员工。当一名员工具备了主动性,懂得如何去做需要做的事时,他就能采取直接的、有效的工作方法为公司获得收益,任何公司都会重用这样的人。

沈明军是某政府机关办公室主任,谈起单位的新员工有很多感慨。今年单位招了一名中文系的毕业生,人很聪明,文笔也不错,就是个性太张扬,急于表现自己。每次办公室开会,说起话来手舞足蹈、没完没了,好像没逗号,也没句号。对感兴趣的事总是抢着做,也不管这事他能不能做;对不感兴趣的事,无论怎样催他也没用,劲儿总是使不到点子上。

上班的第三周,他看见沈明军的桌上有一份领导稿,也没问沈明军就自作主张把稿子拿回去改了。改完以后,直接把稿子交到县长手里,表现得十分积极。实际上,那篇稿子的初稿是沈明军写的,已经根据县长的意图修改过了,文章的结构也是县长惯用的。开大会时,县长像往常一样,从文件夹里拿出稿就读起来,文章被改得诗画意,念起来磕磕绊绊很不顺畅。会后,县长对沈明军大雷霆。

事后,那位毕业生不但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而且还辩解说是为县长好。你说这种我行我素型的员工,沈明军怎么管理?

管理者对于新员工一般都会持宽容的态度。虽然他们与新员工见面时,都会谈及公司的不足,并说些鼓励之类的话,比如“希望你的到来能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好好干,公司的未来就靠你们了”……实际上,他们不会指望新人一进公司马上就能做出成绩,他们会通过一些小事来观察新人的为人、品性、工作态度,据此形成一个基本判断。这个判断会影响将来对这位新员工的使用。很多新员工并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到了新单位,干什么事都想冲在前面,实际上,这样的表现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其实,新员工就像豆芽,虽然力量弱小,但是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做成一道菜,这就足够了。可是有些新员工总是把自己当成一棵大树,把别人当成树枝和树叶,自以为可以为别人提供养料和树荫,这就完全错位了。

小王在一家公司做文员,她很聪明,遇事一点就通,做事又快又好,条理清楚。可是她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特别看重眼前的利益。有时候工资晚两天,她就会跑到同事跟前一个个问:你工资到账了吗?单位不会又遇到经济困难了吧?怎么还不工资啊?有段时间单位以现金形式工资,小王根据以往的人事工作经验,到处跟同事说单位的财务管理有猫腻,自己心里一清二楚,单位快黄了,现在正在四处筹措资金呢……说完还有一种自己无所不知的得意,真不知道单位黄了对她有什么好处!还有一次就因为工资多扣了一部分税,她就暗中鼓动很多同事跟财务处谈判,搞得公司人心涣散、秩序混乱,在她的撺掇下领头闹事的员工被辞掉了,这下她才安静下来。过了段时间,小王旧病复,跟同事吃饭的时候,抱怨这、抱怨那,“你也赶快跳槽吧,待在这儿没出息的”、“公司里的人一个个看着跟菩萨似的,实际上经常勾心斗角”、“我跟那个小张打招呼,她理也不理,跩什么”、“加班又没有加班费,傻子才加班”、“那个徐主任老婆病了,把气撒在我们头上,上周给他骂了一顿,什么人啊”、“下班后我多工作了几个小时为什么不算加班费?”、“出去办事公司没车,难道让我自己掏钱打的?”、“领办公用品时,为什么给别人签字笔却给我圆珠笔?”、“又要加班?我签的可是劳动合同,不是卖身契!”、“不是吧?办公室这么简陋,电脑旧得像出土文物,怎么工作啊?”、“小刘怎么这点忙也不帮?亏我还信任他,以后千万别跟他太亲近,信不住。”、“任务这么重,我们要团结起来申请加薪啊!”……

小王在斤斤计较的心态下,对公司的一切充满怨恨,自己辞职不说,还恨不得把周围的同事都劝走。事后,人事处张经理说,公司最近是遇到一些困难,可是在危急关头小王不替公司着想,一点儿小事就记在心里,常常在暗中挑事,不是看她平时工作上还说得过去,早开除了,现在可算走了!

新员工崭露头角需要一个潜伏期,进步是一个过程,就像一个新水手驾船出海,风平浪静,行进就快;风雨大作,行进就慢;遇到险滩和激流,可能还会不进反退,甚至颠覆落水。但是回头一看,你已经离岸千里,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新员工的成长也是这样一个迂回挫折的过程,出现瓶颈期、停滞期,突破之后又进步神速。进步需要停停跑跑反复进行,是一种分阶段渐进式的过程,管理者必须让新员工意识到这一点,放平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好自己的职场第一步。

帮助新员工克服眼高手低有毛病

许多新员工在求职时念念不忘高位、高薪,并且对自己说:英雄需有用武之地,然而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就会对自己说:如此枯燥、单调、毫无前途的职业就不值得自己付出心血!当他们遭遇困难时,通常会说:这样平庸的工作,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思呢?渐渐地,他们开始轻视自己的工作,开始厌倦职场生活。

小赵是某高校人力资源专业应届毕业生,他和另外5名毕业生同时进入一家民营企业实习,在三个月的实习期里,他们接受了企业文化、岗位操作等培训,各项工作都干得不错。在结束实习的前一个星期,小赵等几名应届生,又被特别委任为临时“部门经理”。整整三天时间,他们必须“客串”部门经理,承担部门经理所有的工作职责。

“起初,我真不认为行政部经理有什么难当的。”小赵说。可是,在他“上任”的三天时间内,公司就出了一个大漏洞:原本计划两天完成的管理软件升级,迟迟不见完工。调查之下,各方均有托辞:技术部称人手不够,人力资源部称短时间不能招到新人,行政部居然未接到两方通报。待小赵决定外聘软件公司进行升级时,他已从经理岗位卸任。

在其他部门工作的几名“准经理”,也都遭遇了类似的尴尬。销售部的小王说:“原以为学会卖东西、签合同就够了。但自己无论外表形象还是处世经验都太稚嫩了。”原来,小王在客串期间,多次陪经理参加客户宴会,深深领教了职场“太极”之道的高深。

有了此次客串的经历,这群意气风的“准白领”都有了莫大的挫折感。在总结会上,他们更加领悟了这个道理:人在职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只会栽跟头;虚心学习,提升能力,方是可取之道。

有人说:无知与眼高手低是现在多数年轻人最大的问题,也是导致他们频繁失败的原因。许多人内心充满了激和理想,然而一旦面对平凡的生活和琐碎的工作,就变得无可奈何了,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然而一旦面对具体问题,就会不知所措。

企业经营需要有战略思考和整体规划,但更需要把种种构想付诸实施的执行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论未来展的前途怎样,这种执行能力都是必备的,只有那些对寻常工作能够忠实加以执行的人未来才可能走上重要的岗位。

另外,管理者应该换个角度看眼高手低,眼高,视野宽,观四方;手低,定目标,做实事。新员工仅仅有理想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行动你将永远停留在起点上,尽管有时行动不一定会带来理想的结果,但是不行动则一定不会带来任何结果。

在工作中每一件事,无论大小都值得用心去做,而且对于那些小事更应该如此。把眼高手低改造成高瞻远瞩,放低姿态,多做实事,管理者抒以下几点经验与新员工共勉:第一,培养做小事的心态,把小事做精。第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世界上再难的事,再宏大的工程,也都可以分解成细小的具体事,要想做成大事,就必须把分解后的每一件小事做好。

小谢在一所重点大学读的会计专业,毕业后她如愿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得知同学无奈之下都从事了其他行业,小谢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可当她豪满怀地打算大干一场时,现实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在公司,她做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一些核心工作根本就碰不到,一年合同期满,眼高手低的小谢就迫不及待地跳了槽。

小谢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国有企业做文秘。工作才一个多月,她的热和激就开始消退了,枯燥的文秘工作让她觉得毫无新鲜感,每天浑浑噩噩地上下班,面对一摞摞的文件,过得苦不堪。工作不快乐倒是其次,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也让小谢觉得苦恼万分,她常在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人,合同期满之后,小谢立刻再次跳了槽。

这次她选择了做销售工作,在她的设想里面,销售不仅可以锻炼口才,还可以拓宽人脉。谁知不懂销售的她不仅揽不到客户,更是到处碰壁。一边是业绩的压力,一边还要看老板的脸色,做“夹心饼干”的滋味真不好受!

现在,小谢准备第四次跳槽了,可是她心里仍很犯愁,这次要跳到什么行业呢?

职场航行往往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人正在或曾经经历工作两三年后的不适应期,这常常被称做职场的“三年之痒”。这时的员工已经初步熟悉了社会上的况,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但是又渴望有更大的展空间,重返学校充电、出国留学还是跳槽离开原来的行业?职场的困惑如潮水般涌来,无处躲藏。

找工作难,能保持工作的热更难。职场调查显示,工作两三年后,九成以上的人遭遇过职业上的困惑。高兴起来干劲冲天、工作效率高;不高兴时八头驴也拉不动,办事拖延找借口,说不干就不干,成了“甩手掌柜”。

出现“三年之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自身职业规划不够明确,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没有坚定的职业目标,一旦工作中有些不顺利,就辞职跳槽。久而久之,对工作失去激,虽然激不是规划来的,但有规划才有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保持激,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越早,越清晰,弯路就会走得越少,“三年之痒”的症状也就会越轻。

使新人重视工作技能

冯锋学的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后在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企业文化报的采编和制作,企业文化报每个月出版一期,所以冯锋的工作节奏并不快。通常的工作是将这个月的大事记,比如领导召开会议、外来企业到访参观、企业各部门的动态还有员工的“幸福工作”感之类的东西拼凑一下,做了几期之后,冯锋觉得熟悉了工作流程,版面内容永远是那些东西,没有新意,没有挑战性,渐渐地,自己的工作激一点也提不起来了。

于是,冯锋考虑跳槽。去了几家大报社参加面试,屡遭打击。人家问:我们招经济版的记者,你懂经济学吗?我们的记者有时候需要采访一些外国的专家或企业家,你英语水平怎么样?我们需要做深度报道,在短时间内对热点问题进行追踪,写作讲究速度和质量,可是你刚才只写了两千字的一个小评论就花了3个小时,而且内容上以偏概全,完全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你怎么证明自己适合这个岗位呢?

冯锋被问得一愣一愣的,心里那个悔啊,要是当初自己在工作之余经常关注经济现象,坚持学习英语、不断研修采写能力就好了!

每次到换工作的时候,冯锋才现自己除了能够做之前的工作外,简直一无长处,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才能支撑自己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企业里缺乏专业技能、长年混日子的普通员工有很多,他们是企业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其生存状况令人忧虑。一方面这些员工技术差,又不愿意学习新的技术;另一方面因为技术差,管理者不放心把复杂的工作交给他们,两者叠加的结果,造成他们渐渐成了企业的边缘人。虽然身在岗位,但却在稀里糊涂混日子。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职场新手们对自己的工作技能不加重视,那些已经工作一年、两年、三年、十年甚至将要退休的人,也未必认真思考过。可能多数人会回答:工作不就是养家糊口吗?每天踩着时间的尾巴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旧在茫然中又去上班、下班,等待上司安排新任务。如果指令明确,条件具备,就会像机器一样去执行。不时地还允许自己偷点儿小懒,反正能保住饭碗就行。认为每天的工作就是如此,机械地去做,许多年过去,工作依旧毫无起色。社会的展速度越来越快,如果许多年过去,自己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展消失了,而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除了下岗待业,还能怎么办呢?

工作技能不单纯是技术和操作,它还包括工作技巧、方法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是员工职业化水平的体现。工作技能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对于新员工来说,即使在一段时间内完全掌握了本岗位的工作技能,由于工作的需要,也应该不断学习其他的工作技能。新员工应该及早地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将自己在某几个方面的能力迅速提高,使得自己在工作中成为一专多能的人。

毕业后不久,小凤就应聘到一所知名的职业学校做校长办公室秘书,负责起草文件、对外宣传以及一些日常的接待工作。同一办公室的还有其他三位同事。校长在场时,大家都表现得工作很投入;校长不在时,同事们就放松下来,上网购物、炒股、玩游戏,侃侃奇闻轶事。小凤初来乍到,很有自知之明,她一有空闲时间,就想一想领导交办的事项是否都办妥了,自己还欠缺哪方面的知识,然后抓紧时间“充电”。

小凤先从了解学校各科室的职能做起,对照学校的远景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了解学校每项工作的进展况,并对今后的工作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和判断,以此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合适的时间,她就把自己成熟的想法向领导汇报。有时,虽然语不多,但句句实在,再加上自己的独立思考,让领导感觉出她是个默默奉献、踏实认真的人。

一次,小凤与校长去见一位与学校联合办学的公司总经理,签署一个重要的合同。当他们签合同时,外面下起了小雨,她从司机处得悉车上没伞,便立即掏出钱给司机,让他赶快到附近的商店买一把雨伞。等校长签完合同与合作方从宾馆里走出来时,雨下得正急,小凤赶紧跑几步,将伞递给校长,校长从容地为对方的总经理打上伞,送其上车。事后,校长对小凤的办事能力刮目相看。平日里与同事相处,小凤更是真诚待人,获得了不错的人缘。

小凤在学校干了四年,第一年是一名普通职员,第二年升任办公室副主任,第三年由副转正,第四年出任校长助理,而后小凤在猎头公司的介绍下进了一家着名企业。

试想如果当初小凤也把秘书工作当成吃“青春饭”的职业,而忽略了自己素质的提高,今天青春已逝的小凤又会在做什么呢?

小凤为什么会在工作上取得成功?因为她一直在知识、态度、技能、团队精神等方面努力提升自己,而知识、态度、技能、团队精神则是一名普通员工展成为好员工所需要的四项基本素质。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是:德为先,才必备,自强不息,心态健康,充满激,制度为先,企业第一。

一个人做一件事,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知识、态度、技能和团队。认识和不认识这件事,是知识水平问题;会不会做和怎样做,是技能问题;而是不是愿意去做,能不能积极主动去做,就是一个态度问题;从强调自我到强调“我们”,就是团队合作的问题。其中,态度属于思想素质,知识和技能属于业务素质,团队属于管理素质。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留住老员工 吸引新员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留住老员工 吸引新员工
上一章下一章

8.第八章 帮新员工迈开职场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