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三章恐猫症(4)
我们这一伙远道而来的人,围坐在“飞碟”中央唯一的一张大圆桌旁,等着上菜。这儿的节奏很慢,和我们心急火燎的性有些不符。第一道奶茶上完之后,领了菜单的小姐就不见了,仿佛是从“飞碟”的某个出口消失了。奶茶由另一个女孩负责倒,一杯又一杯,茶杯不能空,你刚一喝完就有人给你续满,体现出蒙古人热好客的民族习惯。
奶茶的颜色呈淡褐色,有点像冲得浓淡适宜麦乳精,味道可不像,是淡中微咸,我们同来的有的人不适应这种味儿,只用嘴唇碰碰杯子边儿,就再也不敢问津。伊沙便是最秀气的大汉,闻不得那种味道,鼻子一皱一皱的,一脸很为难的样子。徐江对这种蒙古奶茶则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他当时正在感冒,手捧热乎乎的奶茶,一股暖流直往上冒。送茶的小姐就立在他旁边,像是在给他灌药,一杯接一杯,一气喝了八大杯,再不敢把那杯子喝空,生怕喝空了人家再倒。
菜上得很慢,手抓羊肉赤条条地上来,颜色很白,抓起一块来尝尝,味道极好,是一种很纯粹的肉味,那种鲜不是放了味精以后的鲜,而是食物本身诱人的鲜美,吃起来很直接也很干脆,肉就是肉,别让花椒胡椒之类的来捣乱。
大彩电里放着最常见的mtv,而不是蒙古歌,这好像和吃手抓羊肉的氛围不太搭调。我们请那个蒙古女孩唱个蒙古歌,歌词我们听不懂,声音很高亢。
第二回进蒙古包是在某一天的晚上。我们出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内蒙古的夜晚显得很神秘,幽静中略带一点沙沙的风声。车内的灯光很暗,把车窗外的城市衬托得剔透玲珑,每一座房子都好像是用透明的冰雕琢出来的,让人看着忍不住喜欢。
内蒙的街道都是又直又宽的那种,很少有弯来弯去的羊肠小道,所以车子走得特别畅快。我搞不清方向,只觉得汽车一直往远开。伊沙一直坐在我旁边谈诗歌和小说,当时好像是在热烈地争论着一个什么问题,但是等到后来我们一走进蒙古包,突然意识到诗歌和小说都不是在内蒙的天空下应该讨论的问题,在这里,没有什么问题和主义,在这里,一切都变得至清至纯、简洁明了起来。
内蒙包很小,是一排排编上号的。我记得我们当时坐的那个包是168号,这一回是真正的蒙古包,很纯朴,没有镜子,没有卡拉0k,进门就得脱鞋,然后盘腿而坐,地上铺着厚厚的羊毛地毯,整个地板就像北方的炕那样竟然一点点地热起来了。
我喜欢这种围成圆形的热气腾腾的蒙古包,坐在里面使人宁静,安然,思绪幽远。我对伊沙说坐在这儿想像电脑写作,你会觉得很可笑。从内蒙回到北京,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想碰我的电脑。看到机器上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心中有种逃离似的快感。
我已经习惯了喝奶茶,并能从中品出一点点滋味来了。奶茶的味道很厚重,有点儿像写得很劲道的小说,一句是一句的,句句禁咬。奶茶一开始喝上去觉得味道很怪,既不苦又不甜,香味也很淡,但它那种醇厚的味道是别的东西所难以取代的。一杯杯地喝奶茶,就像是一遍遍地品着某种回忆,每一次都与上一次滋味不同,越喝越有味儿,只是肚子胀得受不了。
伊沙他们几个出去方便,回来的路上“混了帐”,走到别的帐篷里去了。结果被灌了无数杯酒,一路高歌地走了回来,回来的时候他们个个都像蒙古人了。
那天晚上不知道是不是醉了,我觉得汽车也像蒙古包。
§§§第六节女性与计算机
女性当中天生就喜欢计算机的人比男性要少,除非计算机专业的女生,不喜欢也得喜欢,大部分女性对电脑报以友好的微笑,然后敬而远之,躲得远远的。我是计算机系毕业的女性,从不认为计算机是“男性的机器”,但我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电脑的痴迷程度,远远赶不上我们的男同行们。
女人为什么不喜欢计算机,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来回答。女性学习计算机大多数只为谋生,很少是出于兴趣。而男人们则是被这项高新技术本身所吸引,他们把对计算机的痴迷看成是一种信仰,心甘愿地沉醉其中,把摆弄程序或加大硬盘容量当作一种有意思的、快乐的事来做。而在女人们看来,计算机不过是一种方便的机器,就像洗衣机或者微波炉那样,只要按一按电钮使用它就成,完全用不着为它大伤脑筋,耗去过多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