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四、忠宦和奸宦(9)

20.四、忠宦和奸宦(9)

熊廷弼有胆有识,擅长攻守,卫国有功,他的死令时人大呼冤枉。

国家痛失干将,辽东战局陷于严重危机。幸有文武全才的袁崇焕坚守宁远,努尔哈赤才未能冲进关来。

崇祯皇帝继位后,大力清除阉党,于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初一降旨,勒令魏忠贤到凤阳去看守皇陵,家产全部充公。魏忠贤出京后,自知罪大恶极,必死无疑,遂于十一月初六自缢于阜城县南关。在其自缢后,崇祯皇帝又下令磔其尸于河间。与此同时,客氏也被笞死了。

寇连材

清同治七年(1868年),寇连材生于直隶昌平州南七家村(今北京昌平区七家镇南七家村),幼时读过几年书,为人极其耿直。

寇连材长到15岁时,是远近闻名的美少年。入宫前结过婚,妻子生了3个孩子。由于家中添人进口,生活越来越贫困。不久,父亲寇士通因为田界纠纷与地主打官司,结果丢了家里赖以糊口的土地。父亲含恨死去后,寇连材无法维持生计,只好跑到北京去寻出路。经宫中太监介绍,寇连材阉割后进了宫,当了一名太监。

由于长得极美,嘴甜手勤,寇连材很快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宠爱,进了梳头房,专门负责给慈禧太后梳头。他聪明能干,做事细心谨慎,不久又升为会计房太监。到了第三年,寇连材已升为奏事房太监,被慈禧太后视为心腹。

这时,恰逢光绪皇帝亲政。光绪皇帝名义上是清朝皇帝,实际上处处受慈禧太后的控制,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慈禧太后对寇连材极为信任,派他去伺候光绪皇帝,实际上是叫他监视光绪皇帝的一举一动,以便随时禀报。

寇连材从小就有正义感,对慈禧太后大权独揽,卖国求荣的可耻行为十分不满。他同光绪皇帝的不幸处境,支持光绪皇帝变法图强的救国行动。因此,他不仅没把光绪皇帝的行密报给慈禧太后,反而常将慈禧太后胡作非为的事告诉光绪皇帝。

后来,慈禧太后因离不开寇连材,又调他回身边当差。每当看到慈禧太后的种种丑恶行径时,寇连材总是忍不住上前劝谏,结果却遭到慈禧太后的呵斥,但也并未将他治罪。这在别的太监身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连连败绩,慈禧太后卑躬屈膝,竟让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主权进一步落到了日本侵略者手里。以慈禧为的顽固保守派不肯刷新政治,一味地搜刮民脂民膏,还向外国借债,以交付赔款为名来供个人享乐,置人民于水火之中。这使寇连材忧心如焚,整日皱着眉,人们都以为他得了神经病。

寇连材关心民族的危亡,强烈的爱国心驱使着他下决心以死向慈禧太后进谏。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的一天早晨,寇连材跪在慈禧床前痛哭流涕。正在梦乡中的慈禧太后被哭声惊醒,不禁怒容满面,厉声喝问:“哭的是哪门子的丧?”寇连材挥泪回答:“国家已如此危急,老佛爷即使不替祖宗打算,也该为自己想想,怎么还忍心玩乐,不励精图治呢?”慈禧太后以为他是在胡乱语,一顿臭骂,将他赶了出去。

口谏不成,寇连材决定书谏。他请了5天假回乡,与亲人诀别,并拿出一本记事册交给小弟弟保存。回宫后,他把平时的积蓄分给了小太监。

二月十五日,寇连材将写好的奏折交给慈禧太后。这个奏折共有10条内容:请太后不要揽权,归政于光绪;不要修圆明园;不要幽禁光绪;要顾及京师特大水灾,立即停止擅自动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赎回被日本占领的台湾,宁可赔款,不可割地;不宜罢免忠直之臣而专用阿谀奉承之人;皇帝没有后嗣,请择天下贤人立为皇太子,等等。这些内容条条切中时弊,充满忧国忧民之,都是当时许多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慈禧太后看过奏折,立即暴跳如雷,连声地喊:“把寇连材抓起来!”

慈禧太后怀疑奏折是寇连材受别人指使写的,寇连材说:“是我自己写的,与别人无关。”慈禧太后仍然不相信,叫他口述一遍。寇连材口述时,从头至尾一字不差。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宦官与太监(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宦官与太监(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0.四、忠宦和奸宦(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