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开篇1750年的中国(2)
乾隆皇帝和他的官僚们,即使动用他们的全部智慧,也不会把上述两件事联系到一起。***\"通货膨胀\"只是后世经济学家们经常念叨的一个名词。四十多年以后,当英国访清使团副使乔治·斯当东在北京访问期间提出大量白银的流入是物价持续上涨最为直接的原因时,帝国的大小官员们还大大地不以为然。而在此时,帝国上下只对白花花的银子保有浓厚的兴趣。乾隆皇帝比他的臣属们则要清醒许多,贪婪的目光紧盯黄金白银的同时,内心却对洋人们在境内的经商活动持有高度的戒备。1750年夏秋间,南方数省不断地奏报,广州的一些洋人希望把他们的商船开到宁波、厦门。皇帝的神经立刻紧张起来:广州开埠通商后,原本平静祥和的帝国陡然间风生水起,如今居然还要到宁波、厦门来惹麻烦?如此一来,国门洞开,那还得了!金銮殿上的皇帝眉头紧锁,苦思良策。
不久,皇帝就有了绝妙的计划。他要到南方去转一转,到洋人们感兴趣的地方去看一看。这个计划虽然因洋人而起,想法却由来已久。自登上皇帝宝座的那一天起,乾隆就立志做一名像他祖父那样的伟大君主。康熙曾六下江南,乾隆岂可不去?1749年的十月初五、十七两日,乾隆皇帝就连下两道上谕,表达了去江南巡视的强烈愿望。皇帝经常憧憬着出现在江南时那万民景仰的场景,心潮澎湃的时候,连近侍们都能感觉到他怦怦的心跳。1750年8月13日,乾隆在群臣的\"万岁\"声中度过了40岁寿辰。40岁,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年龄。对于从事皇帝这种特殊职业的人来说,尤其如此。有的年富力强,大展宏图;有的则对政治产生倦怠。乾隆的祖父(康熙皇帝)40岁时已经做了32年皇帝,但国家的内忧外患让这位英明的君主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乾隆的父亲在40岁的时候,距离他登上皇帝宝座还有五年的时间,此时正在为未来的皇位与其他皇子们明争暗斗。血雨腥风之后坐上龙床的雍正皇帝如履薄冰,自然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而在风平浪静中承继大统的乾隆皇帝,凭借祖、父两代打下的牢固基础,顺风顺水,到40岁时,已经在皇帝的宝座上舒舒服服地坐了15年。此时,他对政治产生了明显的厌烦绪,转而向往\"下江南\"的游荡生活。
皇帝出巡江南,自然不是一件小事。紫禁城外户部、工部、礼部等各部衙门,紫禁城内的内务府高效地运转起来;即便军机处这样的机构,筹备皇上出巡也成了要任务;后勤供应、御膳安排、安全保卫方面,自是不在话下。帝国的中枢系统,几乎无一例外地卷入了这场浩大工程之中。对于京杭沿线的各省官员来说,\"接驾\"更是事关重大,正夜以继日地精心筹划。
就在举国上下热切期盼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早日到来的时候,满洲八旗之一的正红旗钮祜禄家族迎来了他们激动人心的一刻,1750年九月初一,这个家族增添了一名男丁。钮祜禄为八旗之显赫家族,当今圣上的生母就出自这个家族,然而添丁加口这样的小事实在没有必要惊动日理万机的皇帝,皇上眼下对这个新出生的旗人同胞没有丝毫的兴趣,宫廷内也只有与钮祜禄家族沾亲带故的人在传递着这个男孩出生的消息。二十多年以后,男孩长大成人。某天,步入老年的乾隆皇帝在他的仪卫队中现了一位眉清目秀的青年侍卫,龙颜大悦。于是,这个名叫和珅的校尉军官时来运转,一路飙升。神圣的皇帝恐怕做梦也没想到,位极人臣的和珅对财物的极度贪婪,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恶劣政风,在此后的官场顽强地延续,两百年来不能消除。
1750年,大清帝国以外的世界,可以说是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北美地区时而传出几声枪响,那是北美移民的后代们反抗宗主国的声音。零星、清脆的枪声给这个寂静的世界平添了几分生气。
在英国,确定国会权威和议员论自由的《权利法案》已经被执行了66个年头了,因为国会有了最高权力,议员就不是举手表决的摆设,民主政治已经初步确立,公民的人身权利有了法律上的保障。在工业进程方面,十多年前不到30岁的钟表匠凯伊明的飞梭在纺织机上被广泛运用,纺织的效率成倍地提高,以至纺织的原料棉纱供不应求。1750年的夏天,英国各地的许多市场上,棉纱脱销。英国人从飞梭的明和运用中看到了工业化的影子,他们坚信,这将极大地改变这个世界。此刻,他们正在努力寻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