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八章保安族的族际交往(5)

101.第八章保安族的族际交往(5)

以前种地时,保安人不重视选种,往往在地边或场上随便选一些作物种子,没等晒干就堆砌起来,因此,每年总有一些种子霉烂,庄稼总有不少黑穗(即空穗),特别影响产量。后来,在汉族农民的帮助下,保安族人民重视选种,并学会了拌种技术,如麦种用清油混上些房檐上的尘土拌,洋芋种用炕洞的小灰拌,大麦种拌上牛羊粪等,这对苗全苗旺很有好处。

在犁地上,保安人原先只是每年一次,学习汉族人民的经验后,现在已是三犁三耙,当地有谚语“庄稼三犁三耙哩,买卖要照本做哩”。第一次犁耙地是在庄稼收割后立即进行,犁过后让太阳晒上五六天,最为理想,如果地刚犁过就下了雨,还须补犁;第二次犁耙地是在第一次犁耙地的10天后;一个月后再犁耙第三次。庄稼经过三犁三耙后,产量可显著提高。

在锄草上保安人原先使用的是较笨重的铲子,铲草时要弯腰,很费力。同时由于锄草、刨土是向后的,很容易压坏幼苗。汉人的锄子小巧灵活,适宜坐在地上锄草,这样又快又省力。同时由于是向前锄的,可以避免刨出的土压坏禾苗。现在保安族人民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过去保安人民施肥不掺土,直接就薄薄地乱撒在田里。迁徙大河家后,学会了汉民的办法,天天垫换牲口厩房和粪坑的土,将这些粪土堆起来经太阳照晒酵,快到春耕时,把粪土砸细,均匀地摊在田地里。

在农具上,保安族原先用二牛抬杠,杠很长,并为直形的,很不灵活,转弯不便,地边的四角犁不到。后改用了汉族短小灵活的杠犁,地边四角也能犁到了。

保安族原先不用耙子,犁过地只用榔头随便将地拨平一下。到大河家后,他们也使用耙子磨地了。连枷也是保安人来到大河家以后才使用的,原先保安族在打场脱粒时,使用的是一种长长的皮条,既费力又危险。现在使用连枷,又方便又省力。保安人原先用的木铣把子很短,用起来弯腰费力,现在也已改用汉族的长把木铣了。在青海同仁时,保安族用来碾场的碌碡较小,现在也改用了汉族的十二个齿棱的大碌碡。

在收割庄稼的时候,过去保安族人总是要等地里的庄稼黄透熟透才收割,而且时间也抓得不紧。这样,若遇雷雨或冰雹,庄稼损失很大。现在,他们接受了汉族农民的“田黄一时,龙口里夺舌”“黄田不能等,随黄随收”的收割经验,也采用了早收快收的办法。

保安人以前是刚割完庄稼就碾场。后来,他们学习了汉族的碾场方法:庄稼收割后,先整齐地堆起来,让太阳晒几天后再碾,这样可使粮食的颗粒更加饱满。

在汉族的热帮助下,保安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快的提高,现在他们所种的庄稼和汉族相比,毫不逊色,并且在保安人当中也出现了不少种庄稼的能手。

二、与藏族、土族、撒拉族的关系

在明末清初之际,保安族居住的今青海省同仁县已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大杂居的“四寨子”(又称“四屯”,即尕撒尔、年都乎、吴屯、保安)。在保安城内杂居着保安、回、汉等民族,多为历代“守边防番”的“营伍人”和他们的后代。城外有上、下两庄,上庄住有土族,称为“五坊头”,下庄由保安族居住,俗称“四坊头”,又称“四坊马家”(意为下庄的四个马姓家族)。尕撒尔住有保安族、土族等民族。年都乎主要居住着土族,也有少数回、汉、撒拉等族杂居。

保安族聚居的尕撒尔、保安(妥加)、下庄三地被称为“保安三庄”。四周邻庄均为藏族、土族部落,即称之为“同仁十二族”(意为同仁地方的十二个以藏族、土族居民为主的大部落)。

清咸丰末年和同治初年间,保安族响应西北回民起义,反抗清朝的反动统治,同仁地区的统治者怕回民起义的烽火燃烧到他们统治的辖区内,于是挑动部分藏族部落头人鼓动不明真相的牧民群众迫使保安族迁走。

据说在民族纠纷生后,部分藏族部落集兵,要侵袭保安人,藏族另一部落“吴屯”的头人“吴屯王爷”速传讯给保安人。朗加部落群众接应了由保安城北水洞逃脱的部分保安人,并与下庄出逃的保安人一同护送,使他们顺利到达今青海省循化地区。从此保安族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家园,流落到循化街子一带。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01.第八章保安族的族际交往(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