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第八章保安族的族际交往(4)

100.第八章保安族的族际交往(4)

1981年春节有个汉族村的汉族群众准备扭秧歌、闹社火,梅坡的保安族群众捐助资金,支持他们置办道具。***落实宗教政策后,修复了清真寺,汉族群众自动筹集小麦、现金以及花茶、被面等礼品前去祝贺。保安族群众深有感慨地说:我们相处得真像亲兄弟一样啊!梅坡村第十合作社只有马世祥家一户保安族,其余全为汉族。30多年来汉族群众对马世祥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马世祥的弟弟参军,汉族群众像欢送自己的亲人一样给他披红戴花;马世祥结婚,汉族老乡送礼放炮、热烈贺喜。马世祥曾多次被人劝说搬到保安人多的庄子落户,他总是说:我实在舍不下汉族乡亲们。像这样民族团结友爱的事例,在保安族、汉族杂居的村庄举不胜举。

“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人践踏党的民族政策,强迫保安族养猪,不允许保安族妇女带盖头,周围的汉族群众对这种违反民族风俗习惯的做法非常不满,表示了极大的同。有一部分汉族悄悄把保安人养的猪赶到自己家里。“文化大革命”中揪斗保安族干部,多数汉族都采取明斗暗保的方法,汉族干部挨斗时保安族群众也没有一个上台去斗的。各民族之间结成的这种凝聚力是很强大的,任何人都破坏不了这种民族间的神圣友谊。

在同自然灾害作斗争,各族人民也表现了团结互助的高尚风格。在1981年8月的抗洪中,充分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团结。非险区的大墩村保安族群众调配农机具和劳力,帮助险区的汉族、回族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共出工215人,帮助抢碾小麦21000斤。近几年来,在保安族中涌现了一大批维护民族团结、积极投身“四化”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83年9月,有7名保安族代表光荣出席了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保安族社员马麻乃还被树立为全州民族团结的典型。进入21世纪后,当地汉族同胞和保安族同胞互相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年64岁的汉族医生何世英44年来坚持如一日,走街串巷,风雨无阻,用自己的医术帮助保安族群众,经她接生的保安族新生儿就有600多名,许多家庭两代人都是她接生的,成为保安群众爱戴的“白衣天使”和“好妈妈”,同时她还负责了5500多名保安村民的医疗保健工作。多年来,每逢过年过节,经她治疗帮助过的保安族同胞都会结伴去看望何医生,不仅把她当成了一名医生,更当成了一个可以说知心话的亲人。2010年,新华网、《甘肃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何世英的先进事迹,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先后有22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到了服务积石山、服务保安族同胞的行列,极大地改善了保安族群众的医疗卫生水平。

保安族历史上虽然也务农,但耕作是粗放型的,施肥播种都是“乱肥乱子”。到大河家定居后,在汉族群众的帮助下,保安人逐渐掌握了调茬种地的耕作方式。如去年种豆子或杂合(大麦、豆子)的地,今年种麦子最适宜;去年种麦子的地,今年种豆子或杂合最好。夏天作物地种洋芋最好,老麦、佛手麦不可种在洋芋秋田里。开花田(指种荞麦、豆子等的地)种大小麦最适宜,如果第二年和第三年种麦子,第四年再种豆子,以后结得很好。糜子地里种豆子也很好,故当地有这样的谚语:“糜茬里的豆,一镰割不透。”

此外,种地还要看时令,清明前后适宜种胡麻,谷雨时节种大谷、小谷最适宜。以前每年开春下种时,保安人民总习惯“九”完了才种,可是汉民在“七”“八”“九”里就下种,“九”尽了,庄稼也种完了。这样早种早收,可使庄稼在成熟季节少受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现在的保安族人接受了这样的经验,提早了播种时间。以前保安族定居的大墩、梅坡、甘河滩等村因大部分是旱地,所以不种冬麦,而今因为政府投资引来了山峡水,每个村水浇地面积增多了,所以种冬麦的农户多了起来。

保安人在来大河家之前,所种的粮食作物只有青稞、麦子、荞麦、豆子、胡麻等;来到大河家之后,通过向汉族人民学习,又增加了白麦、蓝麦、佛手麦、老麦、大燕麦、豆子、大黄糜、黑糜、黑谷、白谷等许多作物品种。原来的保安人没有种菜和吃菜的习惯,在汉族的影响下,现在常种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莲花菜、韭菜、菠菜、萝卜、葱、蒜、辣子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保安人的物质生活。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00.第八章保安族的族际交往(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