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第八章保安族的族际交往(3)

99.第八章保安族的族际交往(3)

一、与汉族人的关系

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互敬互爱是保安人民世代相传的美好传统习俗。***今天,在保安人民中间,还流传着“三邻居”的传说,这个传说反映了保安族人民渴望民族团结、友好相处的美好愿望。保安族人民深深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和民族友谊的珍贵。

由于保安族世代传承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传统,所以,早在清朝同治年间,保安人从青海逃命的时候,就得到附近朗加藏族部落的保护。从此,保安人迁徙到大河家后,十分珍惜民族间的友谊,祖祖辈辈同周围的汉、回、撒拉等族和睦相处,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佳话。

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历代反动统治者一贯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纠纷,造成了许多惨痛的仇杀事件。从清乾隆年间到1949年前后,曾生过多次激烈的民族斗争,虽然如此,各民族人民之间不乏友好相处、团结和睦的动人事例;每当民族矛盾爆,各族人民互相掩护、互相解救的事比比皆是。

1949年,当地残匪猖狂地枪杀大河家一带的汉民时,大墩村的几十名保安人拿着刀枪日夜守护着邻近的汉民郭家村。据该村郭殿成回忆说:“由于保安人的保护,新中国成立前夕最乱的时候我们村没伤亡一个人。”

尽管反动地主、军阀百般地挑拨和破坏,但是保安族和汉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团结互助不仅没被切断,反而愈加亲密了。

马结邦(1860~1931年),保安族。积石山大河家乡大墩人。1928年,因驻守河州的国民军将领赵席聘故意挑起回、汉民族间的矛盾,大墩尹家山村的汉族农民张五月保便成为附近起事回族追捕的目标。马结邦得知后,冒着生命危险把张五月保接至自己家中,藏在家中的地窖10多天,使其躲过了这场灾难。马结邦救出张姓汉族的事迹,是积石山一带保安族与汉族之间和睦团结的典型事例。

据梅坡村的一位保安族老人回忆:“梅坡村新中国成立前约有100户保安人,附近有个15户的汉民村庄。民国18年(1929年),国民军来了,要枪杀穆斯林,是这15户汉民保住了我们的命。1949年反动的回族头人煽动我们杀汉民,我们梅坡村的保安人又保护了15户汉民。旧社会,我们保安族和汉民就是这样,一家保一家,一家护一家,团结得很好。”

新中国成立后,保安族同其他民族的团结又揭开了新篇章。土地改革斗地主,分田地,在分配胜利果实时,各民族、各乡互让互选友爱倍增。大河家地区因是“马家王朝”历代居住之地,土豪官僚较多,没收的财产也多,而居住在积石山关外的循化孟达乡的撒拉族、藏族人民生活困难,保安族群众提议,孟达是大河家通往循化的交通要道,长期以来大河家各族人民同这里的人民建立了深厚的谊,应该让他们也分享胜利的果实。于是,大河家地区在1952年4月20日,派了7名代表送胜利果实至积石关时,循化县派7名代表前来迎接;21日循化县召开大会,将大河家送的毡、毯、衣服、家具、现金等分送给孟达乡的群众。撒拉族农民马四力高兴地说:“今天分配的东西我们老五辈的人没见过,关内的弟兄对我们太好了。”

高赵家村气候较热,耕作比沿山一带早,但是缺牲口。汉民居住的河崖村靠近积石山,气候凉、耕作迟、耕地多而劳力缺。因此,每年在春耕时,河崖村的汉民便赶着牲口下山帮高赵家村保安人春播;夏收时高赵家村的保安人上山帮助河崖汉民收麦子。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更为团结,逢年过节都互相拜见问候,像亲戚一样地来往。30多年来保安族同周围汉族、回族群众一起,对有损于民族团结互助的行为都严肃批评。老人们经常用过去互相团结友爱的事例教育后代珍惜民族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在这种世代相好的传统影响下,各民族之间互相关心、解囊相助的事层出不穷。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9.第八章保安族的族际交往(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