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二章保安族的物质文化(14)

26.第二章保安族的物质文化(14)

(二)保安城

保安城位于今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东北约15公里的保安镇保安村。***元朝在此设保安站,明洪武四年(1371年)始建保安堡。明永乐九年(1411年)在同仁地区设立的吴、季、李、脱四屯就在城堡附近,而脱屯堡便是保安城的前身。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在铁城山北麓易地扩建,筑成保安城,四边城墙由季、吴、李、脱四屯所筑,在上西门上留下砖刻一方,题书“重建保安”,落款为“万历二年吉月”。清乾隆《循化志》记载,扩建的保安堡墙周长684丈,东、西两面城墙各长224丈,南、北两面城墙各长118丈,高2。5丈,基厚2丈,收顶宽1丈,城墙顶部筑有约高5尺的女儿墙。开有南、北两城门并建有城楼,城墙四角建有碉楼。城南门外建有瓮城,门朝北。保安堡扩建时所筑城墙部分现仍存。清代在此设保安营,置有都司衙门。1929年青海建省后,置同仁县,县治设在保安城,1930年迁往隆务镇。保安族的先民在元初随蒙古军队来到这里,一直到明清,屯田戍守,繁衍生息。保安城所在脱屯(包括当时的保安城,撒尔塔大庄、下庄,今属同仁县保安镇)是保安族在同仁时的主要聚居地,也是保安族的祥地。

堡城水窗眼(排水道)遗址。清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保安族从此洞突围。遗址位于保安镇城内村,距黄安州府驻地15公里。清真寺址位于城内村一社王涛家周围。

(三)吴屯城堡遗址

吴屯村铁匠城,又称果尔拉仓(铁匠城),位于今同仁县隆务镇隆务河东,距黄安州府驻地6公里。曾现《古兰经》手抄本两本,一本盖有“军”字印。据《同仁县志》载,城“为明代移民戍边时所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35米。城墙以土夯筑,基宽4米,高10米。开东、西二门,两城门及城墙四角建有碉楼”。明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从内地征调大批汉族、穆斯林军士到同仁屯戍边防。果尔拉仓(铁匠城)清代有保安族工匠几十户。清同治初年迁到尖扎康杨家沙里木村。铁匠庄的得名可能与保安族先民中的工匠曾在这里居住过有关。

(四)郭麻日古城遗址

位于隆务河西,距黄安州府驻地15公里的郭麻日村。1956年在城东北角现《古兰经》残片。2006年现《古兰经》手抄本。郭麻日村属年都乎乡,为同仁古城堡之一。其古城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180米,开东、西、南三门,东门为正门,巷道布局星罗棋布,错综复杂,如进入迷宫一般。每一处寨门顶上都设置嘛呢经轮,城内仍有土族人居住。城内民居庭院多为四合院式,房屋为土木结构平顶房,院落中央一般都有竖挂经幡的旗杆,还设有桑台,具有明显的藏式特点。城内居民自称是成吉思汗部队的后裔。郭麻日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很多村民都擅长绘画、雕塑、堆绣,热贡艺术繁荣,文化底蕴深厚。

(五)年都乎古堡城遗址

位于隆务河西,距原黄安州府驻地5公里的今同仁县年都乎乡年都乎村。古城堡完好,有东门和南门。年都乎城内土族自称是成吉思汗部队后裔。据《同仁县志》载,城堡“相传为明代移民戍边时所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10米,东西宽90米。墙以土夯筑,高10米,基宽4米,只在南面开一门”。明永乐九年(1411年)在同仁地区所设四屯中,季屯就是后来的年都乎。保安族的先民曾在季屯屯田戍守,明清时部分保安人生活在这里。

二、古清真寺遗址

在保安族历史展过程中,伊斯兰教一直对保安族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在保安族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遗留下了许多清真寺的遗址,成为保安族文化研究的重要证据之一。在青海同仁境内,清真寺的遗址有两处,分别是距黄安州府驻地17公里,隆务河西畔的尕撒尔清真寺遗址和在年都乎村四社,年都乎古堡城东城墙附近的年都乎古清真寺遗址。据口头传说记载,当年在尕撒尔村信仰伊斯兰教的村民占一半,尕撒尔村的清真寺被称为是“黑黑八十家”的清真寺。而年都乎是“马吉默赫”(马家军人)主要居住的地方,年都乎的清真寺就是这些马家军礼拜的地方。清代马家巷道有40户回回。2005年现伊斯兰经典两本。在甘肃积石山境内,也有5座保安族的清真寺,分别位于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刘集乡、柳沟乡的大墩村、甘河滩村、梅坡村、高李村、李家村、肖家村。这几处的清真寺部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79年后又重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6.第二章保安族的物质文化(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