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间文化(8)

35.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间文化(8)

2。***保安腰刀的传说。《保安腰刀的传说》《“波日季”的传说》是保安人民将其最杰出的艺术珍品——保安腰刀,纳入民间讲述的故事中去,通过保安腰刀这个真正属于人民大众的工艺品,表达他们对民族手工艺的热爱。《保安腰刀的传说》主要以地主霸占腰刀,众人智斗地主,地主报复,举族迁徙为主要节,讲述了保安腰刀的来历和保安人因受压迫而举族迁徙的历史事实。《“波日季”的传说》前文已述。

(三)民间故事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而民间故事则是民俗生活的重要记录。民间故事是民众在特定民俗语境中以口头表演形式讲述并代代相承的散文叙事作品,是一个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创造和传承的精神财产。1人们把对美好理想的憧憬,把他们集体认同的价值观,通过审美的方式口耳相承。这种漫长而深入民众心灵的故事,成为一个民族传递民族精神的火炬。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是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门类之一,它和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一起构成散文作品的庞大体系。广义的民间故事包括了神话传说在内的一切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民间故事也有其狭义性,就是指那些具有某种假设性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民间口头散文作品,由假设性和现实性所决定,各民族民间故事就更加真实地反映着社会生活中的复杂变化,所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各民族的千变万化的生活画面,成为各民族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安族民间故事借助于幻想,表达了他们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和追求,并且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体现了他们在爱婚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交往当中的伦理道德观念。

保安族的民间故事与其他民间文学体裁相比较更显丰富,故事内容也呈现多样性。他们是保安族同居住区的兄弟民族在交往中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下流传下来的,是保安人对过去的事迹和生存环境的记述、评价和印象。保安族的民间故事中有保安族人民在其自身展中扬善抑恶的故事,描绘保安人民与邪恶势力以及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故事;有教育年轻人做事要缜密周到,不能主观臆断,富有哲理性的故事;有反映保安人的日常生活习俗、道德观念的故事。具有代表性的有《哈比卜的故事》《木匠和他的妻子》等。其中《木匠和他的妻子》讲叙了一个巴羊恐(财主富人)想倚仗自己的钱财强抢村里木匠的妻子为妾,却被木匠和他的妻子采用将计就计、转守为攻的计略制服。故事节跌宕起伏,人物的语和心理活动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独特个性。保安族的民间故事还包括机智人物故事和保安人生活的故事。其中机智人物故事是所有民族中普遍存在的故事类型,而保安族最具特色的是机智儿童故事,比如《哈比卜的故事》《阿舅与外甥》等故事。这类故事是儿童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机敏的行为方式,而且语也很有特色,运用大量的地域性方,如尕娃、孽障、乃库(保安语,冤屈)、托靠(依靠)等,以及许多民间词语,如胡达(真主)、阿林(学者)等,这些方及词语的使用,不仅使得故事的趣味性增强,同时,也在故事的讲述中,给儿童灌输了善恶伦理观念以及对宗教行为的肯定。

保安族民间故事以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了从古到今各个时期的各种生活,表现了保安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风貌。保安族的先民从西域中亚带来的文化传统、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保安族形成后的地位和遭遇,在多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环境中陶冶并铸成了保安族特有的民族风俗和心理特征。从保安族形成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他们曾经与汉族杂居并深受汉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据史料记载,明初统治者为了巩固边防,在同仁县境内设立保安站和保安堡,后来建筑了保安城,并调来大批陕甘地区的回族、汉族军士守边。1自此,保安族与汉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与合作从未割断。在农业方面,保安族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增加了农作物的品种。在语上,保安族与汉族语词语相同的仅仅占有百分之五,但他们在书信中却通用汉字。汉文化在保安族社会的传播,保安族对汉文化的吸收与采纳,无疑会引起保安族原有伊斯兰教文化结构的变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保安族民间文学和周边民族的民间文学中都反映出了儒家文化伦理道德观念。保安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先表现在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上。在保安族家庭伦理观念中,最要的是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以此为准则,保安人认为,没有孝心的人是罪人,会受到世人的谴责。这些与伊斯兰教强调孝敬、服从和尊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是非常一致的。这种孝顺的观念,不仅贯穿于保安族的家庭教育、道德规范之中,而且在保安族的许多民间文学作品尤其是在民间故事当中表现得栩栩如生。民间故事中《三星哥的故事》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故事的内容大致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5.第三章保安族的民间文化(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