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一章保安族概况(5)

5.第一章保安族概况(5)

清咸丰末年至同治初年间,保安族响应西北回民起义,反抗清朝的反动统治。***同仁地区的统治者怕回民起义的烽火燃烧到他们统治的辖区内,于是挑动部分藏族部落头人动不明真相的牧民群众,最终迫使保安族迁走。保安族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家园,迁徙到了今青海省循化地区。据说,保安族迁到循化地区后,受到当地撒拉族人民的热款待,被安置在循化城西韩姓“上四工”1(街子工、查家工、苏只工、查汗大寺工)的许多群众家中。

后因当地人多地少等原因,两年后保安族再次东迁,于清朝同治元年至二年(1862~1863年)过积石关,来到了今甘肃省大河家地区。保安人初到大河家地区时,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芜地,人烟稀少,且多为汉族。他们被安置在回族较多的癿藏地方居住。后因癿藏地方经济生活条件差、人多地少,又因清廷对太平天国用兵,西北地区苛捐杂税繁重,各族人民生活极为困苦,同时,整个河州地区又卷入西北回民起义的巨浪,造成刚到此地的保安族人民深受社会动荡之苦,生活极不安定,他们重返大河家。于是,原尕撒尔的保安人住在大河家的大墩村,保安城的保安人(妥加人)落户梅坡,下庄的保安人一部分到了甘河滩居住,另一部分再回到癿藏的甘藏沟、麻巴、旧城落脚。这部分人不久又被当时统治河州地区的马步芳祖父马海晏赶至积石山峡中,他们无处可居,后被马占鳌安置在柳沟乡的尕集、斜套和刘集乡的高赵李家定居。至此,保安族离开青海同仁地区,经历了5年左右的辗转迁徙,最后定居在大河家等地,形成了新的保安族聚居区。

民国元年(1912年),甘肃省行政区被划为七道,保安族所在的自治县属于兰山道河州;民国2年(1913年)北洋政府废除了府州制,将河州改为导河县,以“导河积石”而得名;民国18年(1929年),导河县被改为临夏县。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3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和保安族人民的愿望,成立了保安自治乡(1955年改称保安民族乡),下辖大墩、梅坡、甘河滩、崖头、高李5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共有保安族644户。1954年4月2日,积石山地区又成立了“大河家回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联合自治区”,下辖包括保安民族乡在内的10个乡,30个行政村。1958年6月,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合并为临夏市,自治县隶属于临夏市。1980年6月底,根据保安、东乡、撒拉等各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国务院以保安族主要聚居地的地名作为县名,正式批准成立了甘肃省第一个多民族联合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下辖18个公社。1983年,将所辖的公社改称为18个乡(镇),共145个行政村。

第四节生态环境

保安族的命运自始至终都和生态环境联系在一起。从保安族的形成、迁徙到最后落户甘肃大河家;从最初以农耕、狩猎、放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到后来以农耕、手工制作、劳务输出为主要生计方式,无不以生态环境作为基础。

保安人所在的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西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北的小积石山东麓属中温带寒冷地区。积石山县东南与临夏县接壤,西邻青海循化县,北与青海民和县隔河相望,东北与永靖县以黄河为界,全县总面积910平方公里。如果用干湿度来衡量,积石山县农业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积石山县属于黄河中上游高原沟壑区,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与黄河河床成一倾斜面,靠近黄河有小面积的平川。西南部为高寒阴湿山区,东北部为高寒干旱山区,全县地质地貌属黄土高原的丘陵地区。县境内主要山脉是小积石山,由西北向东南横亘全县,成为经县群山的总枢,其他山丘纵向延伸至黄河谷地。积石山最高峰为雷积山,其次有葱花岭、拉锯山、尕尖山、五台山、拉扎山、青石山、石流山等。有源出积石山麓的三条峡谷——崔家峡、大峡和大墩峡,由这些峡水冲积而形成了羌滩、夹滩、吹麻滩、甘河滩等滩地。西北部的积石峡内,有被称为西北高原上的“西双版纳”——孟达天池,西南部积石山高峰有著名的达里架天池,还有九眼泉、神泉、五眼泉等山泉。积石山自然资源丰富。除大理石外,还有黄铁铜、石英和磷钾等矿藏;野生动物有苏门羚、鹿、獾、香獐、岩羊、蓝马鸡、雪鸡、野兔、狐狸、狼、黄鼠狼、石貂、猞猁、野猪、野牛、水獭、娃娃鱼等。苏门羚、蓝马鸡、雪鸡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药材有党参、当归、黄芭、贝母、丹参等90多种。这里盛产瓜果,如冬果梨、木梨,还有远近闻名的蛋皮核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第一章保安族概况(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