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七章保安族的文化传承(7)

90.第七章保安族的文化传承(7)

1984年9月,甘肃省电影广播部门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拍摄保安族文化民俗纪录片。***

1986年2月,儿童读物《祖国大家庭丛书》介绍保安族的《美丽的大河家》一书,由法兰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12月,《民族画报》刊载丁生智撰文并摄影的民族自治地方简介专栏文章和图片《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1990年12月28日,兰州少数民族文学会届作品颁奖大会在省青年宫举行,马少青和郭正清创作的保安族历史歌舞剧《桑摩尔》获优秀作品奖。

1991年5月4日,甘肃省选送的《保安族》在国家民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祖国大家庭》节目中播出,加深了全国人民对保安族的了解。

1995年7月,大型民俗电视片《中国保安族》在香港卫视中文台播出,向国外宣传保安族,产生了重大影响。

腰刀是保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保安族人民经过七八百年打制腰刀的丰富经历,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工艺流程。保安腰刀的品种除了“黑膛刀”以外,还有“波日季”“雅吾其”“什样锦”“一道黑”“双罗刀”“双箭刀”“尕脚刀”“折花刀”等10多种。不同的品种镌刻着不同的图案,如“一把手”“一条龙”“七颗星”“五朵梅”等,这些图案是制作工匠的标志,用来保证所制腰刀的质量和品格。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品种是“什样锦”。“什样锦”腰刀的刀把由黄铜片、红铜丝、白铁丝、牛角、赛璐珞等材料叠合铆成,上面镶嵌着梅花点图案,经过打磨抛光后,显得绚丽多彩,犹如彩锦,刀名由此而来。“什样锦”腰刀的刀胚打制工艺要求非常严格。生产质量高的腰刀,一是需要高超的技术,二是需要好的原材料,主要是钢材。抗战以后,“保安三庄”的刀匠已经能在兰州买到汉口产的汉铁、湖钢,后来骆驼客还从张家口带来了进口的洋铁、洋钢。这些材料提高了“什样锦”双刀的质量。“什样锦”刀胚打制技术不同于以前的品种之处在于“盘”的功夫。特别是鱼刀的打制,显示了保安族腰刀的独特制作工艺。大河家镇甘河滩的保安族刀匠善家宝的童年非常不幸,童年便跟舅父、保安族腰刀匠丁哈乃非学做腰刀,备受生活的艰辛。由于他不幸的遭遇,学习非常刻苦、勤奋,在他舅父的传授下,成年时他掌握了制作腰刀的各种工艺、技术,学成出师后,终身以做腰刀为业。在长期制刀实践中,他继承保安腰刀的传统工艺,积极摸索创新,创制出“鱼刀”,使保安腰刀系列产品增添新品种。他制作的“鱼刀”,用工精细,造型美观,刃口锋利,张口时极富弹性,为其他刀匠所莫及,故在保安三庄群众中有“制作鱼刀,善家宝最好”之誉。1953年后,善家宝不断创新,使新打制的“鱼刀”更加轻巧、美观、大方,特别在刀背上设计的弹簧更为奇巧。“鱼刀”销往甘肃、青海、西藏、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等省、自治区,深受人们喜爱。

保安族腰刀在历史上以个人经销为主,市场不大,改革开放以后,保安族地区的各级政府部门和当地群众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支持和鼓励民族工艺产品走上市场,使保安腰刀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新中国成立前,打制腰刀是保安族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保安族聚居地从事打刀行业的有110户,专业打刀匠有12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保安腰刀的生产曾两度走过集体化道路,分别在甘河滩、高李建成两个大队腰刀厂,但很不景气;“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视为“弃农经济”“工匠单干,搞资本主义”而加以禁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保安族群众继续生产保安腰刀,各地相继建起民族刀具厂。集中技艺较高的工匠,添置新的生产设备,组织批量生产,工艺由原先的手工操作逐渐向半机械化展,产品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因此,保安腰刀的生命力也越来越旺盛,多次在都举办的各民族工艺品展览会上参加展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0.第七章保安族的文化传承(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