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七章保安族的文化传承(9)

92.第七章保安族的文化传承(9)

保安人最初迁徙到大河家的时候,由于当地人多地少,保安人除了进行农业耕作外,制刀业成为保安人养家糊口的重要出路。当时保安腰刀的制作还没有从农业生产中独立出来,一般况下,是作为农业的副业出现,带有家庭手工业性质,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大部分是一户一个铁匠,有的一户两个铁匠,通常是一个铁匠使用一个炉子,也有三四个铁匠人共用一个炉子的。生产设备极为简单,产品多是自产自销,有时也有商人订货,转销各地。大部分工匠没有固定的资本收入,仅够维持生活,即便有少量积存,也不能扩大再生产,而是借以补助农业收入的不足。

保安腰刀的生产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生了重大变化。据保安族民间文艺家绽秀义讲,这个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蓄意挑拨,保安族先民与周边的藏族、土族等部落生了矛盾,因不堪忍受歧视与压迫,被迫东迁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的大河家、刘集等乡镇(当时的河州)。当他们迁徙到循化撒拉族聚居区时,一位保安族老人从别处学会了打制刀子的技术,从而进一步改进了保安腰刀的技术水平。

保安族迁居大河家以后,由于当地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比较突出,于是一些保安族青年纷纷加入打刀者的行列,以便从周边各族群众中换取他们需要的农牧产品。民国18年(1929年),临夏地区生大规模动乱,许多保安族人家的房屋被毁,牲畜死亡,田地耕种困难,农业人口纷纷改打腰刀,生产规模有所扩大。至新中国成立时,“保安三庄”的甘河滩村不足200户人家,从事打刀手工业的就有110户,120多人(全部为男子),他们基本脱离农业生产,经常带着自己的工具到青海同仁县和甘南、夏河等地去打制腰刀。这个时候,打刀已经成为专门的产业,制作的腰刀不但样式增加了,而且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刀刃比过去更加坚韧和锋利。

经过保安族几代工匠不断的努力和完善,到20世纪30年代,保安腰刀的制作工艺已经有了长足的展、进步,刀子品种不断增加,式样较美观,行销区域不断扩大,声誉初振。

二、新中国成立后保安腰刀的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热地帮助保安族人民当家做主,保安腰刀的制作有了保障。在国家的帮助下,生产保安腰刀的大墩、梅坡、甘河滩、高赵家村建立了供销社和信用社,支持保安族人民展自己的这一传统手工业生产,打制保安腰刀成为他们手工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

保安腰刀技艺的真正改进,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大力扶持的结果。1958年由当时的临夏县大河家乡政府组织和牵头,在甘河滩村三社成立了一个村办腰刀厂,组织全队工匠统一生产。于是,私人制作的腰刀被纳入了国营集体生产的行列,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这个时候,由国家统一调配生产资料和销售业务,腰刀生产前景好。然而,好景不长,十年浩劫的到来几乎使腰刀生产成为了历史。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保安腰刀的生产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弃农经商”而砸烂炉子,没收工具,禁止生产,许多老工匠不甘心祖传工艺的流失,在暗地里偷偷地进行生产。“文化大革命”后期,政府对腰刀生产的管制放松,于是当时的临夏县再次投资,盘活了甘河滩村三社的保安刀具厂,工匠重新被召回厂里进行集中生产,使保安腰刀的生产走向**,产量稳步上升。

三、改革开放以来保安腰刀的生产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大锅饭体制下的保安刀具厂由于经营不善,再次濒临破产。1985年甘河滩村三社的马吉(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承包了该厂,盘活了资产,使腰刀生产再次获得新生,工人从原来的15户(25人)增加到72户(120人),年产腰刀2万多把,腰刀产业蒸蒸日上。到1994年,当保安族腰刀生产达到高峰时,全部的保安族刀匠每年能生产刀子40多万把,实现产值800多万元,上交利税45万多元,极大地带动了保安族经济的展。这时也出现了一大批宣传保安族及保安腰刀的文艺作品,如马少青等搜集整理的《保安腰刀的传说》《“波日季”腰刀的传说》以及其他许多关于腰刀的传说和故事等,还有王福祥的国画《保安刀艺》。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保安腰刀为素材编排的歌舞《保安腰刀》,参加了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演出大会,受到大会奖励。1983年保安腰刀被国家民委、轻工业部评为全国民族特许优质产品,1984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2.第七章保安族的文化传承(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