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章京族的族际交往(3)
在私有制和阶级社会条件下,剥削阶级中的反动统治集团为了维护他们的反动统治,总是挑起民族纠纷,唆使各民族互相残杀,以实行其民族压迫剥削政策,这就造成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不平等、不团结的关系。而在面临外敌入侵的况下,京、汉两族人民往往团结起来共同战斗。如19世纪末法帝入侵,京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起参加了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转战边疆,在共同的战斗中是不分京族汉族壮族的。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人倡议并实行民族平等、反对大汉族主义的政策,深得民心,不少汉族、壮族、京族人民直接参加了防城(今广西防城港市境内)起义、镇南关(今广西凭祥市友谊关)起义、钦廉(钦州和廉州,现广西北海市境内)起义等,很多人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领导各族群众在防城、江平一带进行革命斗争,京族人民与**游击队、工作组密切配合,反抗官僚恶霸,从而与**政府、汉族同胞种下合作谅解的种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铲除了产生民族压迫的物质基础,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变为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已经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形成了团结、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是,民族特点导致民族差异,民族与民族差异的存在产生出不同的民族问题。而且,民族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存在,民族差异的持久性也将使民族问题长期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下,民族问题的表现形态和内容不尽相同而已。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仍然存在,并成为其他民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京族的社会经济比较落后,加之历史积怨、生活习俗差异等原因,因此解放后有一段时间汉族、京族之间的关系还是有一定隔阂。当时有汉族民谣“千其千,有女莫嫁安南千;一日三餐不得食,皮黄骨瘦真可怜”。据京族老人回忆,在整个尾村,解放前他所知道的汉族女子嫁给京族的仅有两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大多是京族女子外嫁,汉族女子嫁给京族的非常罕见。据当地人回忆,在六七十年代,如果一个京族男子与汉族女子谈恋爱,走在路上人们都要朝他扔小石子,由此可见这里边的歧视态度。
七十年代后,由于京族经济地位的改善、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族平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等原因,京族人摆脱了自卑心理,汉族对京族的歧视消失,京族、汉族之间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总的来说,京汉关系的展的大致脉络是由不平等到平等,由对抗到联合,由失衡到平衡,由差异到趋一。[韦家朝:简论京汉民族关系,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和壮族的往来
在竹山等地,京族人与壮族是杂居的,因为都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因此京族与汉族的关系较为缓和,在法军入侵时也都团结一致同仇敌忾。19世纪七八十年代,刘永福曾率领壮、汉、京等族边民组成的黑旗军开赴越南,与法国殖民者展开殊死搏斗,在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兄弟谊。
京族人为了换取粮食,经常肩挑海产品到山区叫卖。然而由于路途遥远,山区的人家又多穷困,京族人以鱼换米的期待时常因为没有稳固的保障而难以兑现,更由于卖鱼的人又多以小孩、妇女为主,出于安全上的考虑,多数人家往往愿意选择自己熟悉的村寨作为以鱼换米的地方。由于交易地点相对较为稳定,一些京族人家为了方便来往,便与山区农村的壮族村民结成“亲戚”,当地人称之为“认亲戚”。这种以“亲戚”为媒介、以以货易货为主要形式的“贸易联盟”使得鱼和米的互换往往也就有了着落,大家都不愁卖也不愁买,心里踏实了许多。
1970年代京族三岛“围海造田”成功以后,京族地区的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自给,由于国家同时还给予京族人的一些民族优待政策,京族人的粮食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往来山区农村卖鱼的京族人不断减少,“认亲戚”的人家也不如以前。不过,那些曾经认过的“亲戚”,有不少人家直到如今仍有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