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七章拉祜族的文化传承(7)

117.第七章拉祜族的文化传承(7)

质朴的语表达和清新的创作风格是拉祜族作家文学创作的特色。***语是文学作品的承载工具和传达媒介,因而语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文学作品的优劣高低。从以娜朵、何昌、张克扎都等为代表的拉祜族作家作品看,语大都清新质朴,就如同拉祜人祖祖辈辈居住的那方水土般自然,语不惊人,实实在在。“拉祜山上的小树一年年地长高,拉祜山上的小草一年年地芽,拉祜人的日子一年年地过着,不管时光如何流逝,高高的拉祜山上都会流传着一个好人的故事,淳朴的拉祜人会把这个好人的故事一代代地传下去。”“当她第一次走进山寨的课堂时,她呆住了,这哪像个教室呀,破旧的房子,破旧的桌椅凳子,她看到了坐在这些破旧的凳子上的一个个山里孩子,睁着一双双大眼。”(《绿满拉祜山》)作品语真朴,字里行间流淌着深厚的民族感,浓似醇酒。

总而之,拉祜族作家文学作品语朴素、自然、简洁,丝毫没有文饰华丽的词藻和艰涩、古奥难懂的生僻词句,而是大量采用形象生动、朴实自然、浅显易懂的语,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当然,拉祜族作家作品的语还显得稚嫩,平实直白,缺乏精练与含蓄,无论是语技巧的圆熟,还是文字功底的深厚都还有欠缺。这对于刚入文坛不久的拉祜族文学创作而在所难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加追求。文学是语的艺术,从一定意义上说,作者语功底的深浅直接制约着作品的时代感和民族性的体现。大众语的采撷,文学语的锤炼,永远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拉祜族文学创作者们尚需努力提升。由于上述原因,使得拉祜族作家文学创作整体风格呈现出单纯、朴素而又清新、明丽,人物和生活场景是单纯明朗的,所表现的感也是单纯明朗的。

综上所述,拉祜族文学创作已有了自己的根基和地位,有了自己的追求和创造,有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拉祜族作家熟悉、热爱和了解自己的民族,用一种深刻的自觉、强烈的愿望和内在的激唱出自己民族的心声,从而一开始就选准了站立的位置和出点,把根深深扎在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土壤之中。

第三节民族社团活动

云南省民族学会拉祜族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95年12月5日,是一个全省性、群众性、非营利性民间学术团体。学会驻址设在昆明市,下设一室五部,即办公室、联络部、文艺部、宣传部、文化部、妇女儿童展部,目前主要在昆明市、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拉祜族人口较多的州市县开展工作。研究会以“促进民族团结,繁荣拉祜文化,服务拉祜社会”为宗旨,以塑造民族精神形象,关注拉祜族社会展,传承拉祜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节日文化,培养拉祜族创新人才,建设拉祜族边疆文化长廊和生态文化旅游村,打造拉祜族旅游精品为目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编写拉祜学论著,制作拉祜族音像作品,参与政府部门有关民族问题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及科学论证等活动。自成立以来,研究会开展了拉祜族或拉祜族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民族干部培养等课题研究,广大会员以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为己任,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研究会支持下,积极为拉祜族经济社会展献计出力,为实现拉祜族与其他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作出了无私奉献。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为增强拉祜民族凝聚力,推进拉祜族干部、知识分子的成长,弘扬拉祜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5年12月5日,云南民族学会拉祜族研究委员会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研究会成立以后,围绕研究会章程明确的宗旨和任务,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条件,努力为拉祜族和拉祜族地区经济社会展服务。开展的主要工作和活动如下: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拉祜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拉祜族
上一章下一章

117.第七章拉祜族的文化传承(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