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质文化(5)

14.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质文化(5)

新中国成立前夕,拉祜族的山地耕作已开始朝着固定耕地的趋势展,但尚未进入梯田农业阶段。因此,在耕种三四年后,还需要进行抛荒轮歇,待幼林长成后又再进行砍烧耕种。头等山地可连续耕种三年旱谷,第四年种玉米,第五年种红薯,第六年开始抛荒轮歇。二等山地可连续耕种两年旱谷,第三年种玉米,第四年种红薯,第五年开始抛荒轮歇。三等山地可在耕种一年旱谷后即行抛荒不复耕种。有时在同一块山地上,还间种一些不同的作物,如坡地上种植旱谷后,平凹处则种植玉米,箐沟边则种植蔬菜、瓜果等。总而之,山地的耕作一般原则是砍伐新地、挖(犁)新地、撒种,薅草1~2次,便收割打谷了。哪里山林好,就到哪里去砍伐烧山,对山林的破坏很严重。新中国成立后,拉祜族的山地耕作基本上已展为固定耕地。

(三)水田生产习俗

水田耕作是现今拉祜族主要的生产方式。水田,为固定耕地,多靠近河谷和山箐近水地带,部分傍山梯田靠雨水栽种,称为“雷响田”。水田以种水稻为主,一年一季,有的地方一年两季,冬春休耕,通常两犁两耙,个别三犁三耙,铲埂糊埂,栽插后薅两次秧就等收割了。水田的耕种远比山地认真细致,秧田一犁、一耖、一耙后便撒秧,撒秧时间一般在农历二至三月。

拉祜族种植水稻的历史不长,据说100多年前,拉祜族还不会种植水稻,后来在汉族、傣族、哈尼族等民族的影响下,才逐渐学会了种植水稻。但是,最初不会用牛耕,完全靠锄头挖,也不会糊埂、修沟等技术,后来进一步受汉族、傣族的影响,才逐渐学会了使用牛耕。新中国成立后,水田的耕作已逐渐改进为两犁两耙,或三犁两耙,甚至四犁两耙,中耕薅草2~4次,并施底肥一次,追肥一次。水田耕作程序为:每年的十月份开始犁板田,一直到腊月,多数才犁完,犁入土深约四五寸。翌年一二月间撬田,翻晒土块,先将田水放干,后犁翻晒土,引水淹一个月左右,让谷桩腐烂,然后又把水放干,犁翻晒土把草根晒干,最后再耙田栽秧。撬田是拉祜族水田耕作技术的一次大变革,由原来的两犁两耙,三犁两耙进入到四犁两耙,产量提高了1/3以上。撬完田后,到了三月间便铲埂、耙田,两耙中间还要翻犁一次,但这种四犁两耙的耕作方法仅在一些地区施行,多数仍为两犁两耙。四犁两耙,或三犁两耙,或两犁两耙,视劳动力的强弱和物质条件的好坏而定,劳动力强的物质条件较优越的实行三犁两耙或四犁三耙,劳动力弱的物质条件较差的则实行两犁两耙甚至一犁一耙。有的在犁耙之间施厩肥一次。到四五月插秧前又打埂,耖一次,耙一次,最后再摊田(用木板将稀泥推平)一次,便开始插秧。插秧的时间视雨水况而有先后,三月插秧八月收割,六月插秧十月收割,间隔约五个月的时间。在收割前中耕薅秧两次,五六月间薅一次,六七月间薅一次。水稻的生长期约为150天左右,七月早稻成熟,**月间稻谷普遍成熟并收割完毕。水稻的收割与脱粒方法与旱谷相同,用镰刀割下稻子,用掼槽和弯棍进行脱粒,现割现打。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水田面积约占整个耕地面积的35%~40%,且多为富裕户所占有。

园圃地种植是新中国成立后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方式。拉祜族的园圃地为数不多,是一些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或村寨周围开辟种植的小块园地。园圃地为固定耕地,在本寨居住期间,属私人所有,迁移出去即丧失所有权。园圃地多种植蚕豆、豌豆、辣椒、玉米、芭蕉、青菜、萝卜、白菜、南瓜、旱芋等。仅供自家食用,极少上市出售,也有个别的拿到集市上交换或出售的。

新中国成立后,拉祜族地区经过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直接过渡、农业互助合作化等一系列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帮助下,拉祜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快速展。先,改变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引导拉祜族民众走科学种田之路,兴修水利,多开水田,增加灌溉面积,固定耕地,摆脱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局面。其次,引导拉祜族民众改变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变革田地不施肥、点白种的旧习俗,开展积肥施肥,改良土壤,低产变高产。再次,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开展科学试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在拉祜族地区建立起农业技术推广站、籽种站、农机站、农经站、试验农场等,在部分拉祜族地区建立起科技组、科技户。引导拉祜族民众“一熟改两熟”,推广种植小麦和双季稻,改变过去拉祜族一年只种一熟,不种小春作物的旧俗。如今,除了极偏僻的山区拉祜族基本都已耕种水田,与过去刀耕火种和旱地耕作的原始生产方式相伴而生的各种习俗正逐渐消失。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拉祜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拉祜族
上一章下一章

14.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质文化(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