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你是哪里人(3)

3.你是哪里人(3)

杨四爷

快做中午饭的时候,忽然,弟弟打电话来,说村里请县剧团给杨四爷唱大戏,问我能不能回去。我整天泡在办公室里,哪里能得自由,说回去就回去哩。

放下电话,一股思乡的愫在胸间骤然潮起,五脏六腑温润绵软如幼时过大年喝下自家酿造的黄糜子甜酒,清醇甘美,心口暖乎乎的。给杨四爷唱大戏,多好啊!多少年了,没有听到杨四爷了,怎么又抬出他来了?并且大张旗鼓地为他唱大戏哩。弟弟说,村子里每年都给杨四爷唱戏,咱在外边不知道。这些年农村况好了。我说:是吗,每年都唱戏!

我便絮絮地对女儿讲杨四爷,说我很想回去,很想坐在戏台底下听戏。女儿说我迷信,啥杨四爷?我说许多表面看似迷信的东西,其中蕴涵着深厚的地域文化。杨四爷是啥,只不过是一尊漂亮的雕塑,一尊“彩泥娃娃”。“文革”中曾被红卫兵打碎,“文革”过后他舅家人重新给他塑身,足见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给杨四爷唱戏,更多的意义是对本土文化的纪念和传扬,是人在接受文化的滋养,吸收文化的精髓,享受文化的馈赐与熏陶。

自我记事起,我们马坊村每隔几年都要给杨四爷唱大戏,祈求雨水。在我们那里,把这种大型的民间活动叫做“起会”。每年全县“起会”的地方很多,不是这个镇就是那个村。往往是一处“起会”未了,另一处又起。做买卖的人就接二连三地“跟会”“撵会”,赚取利润,可谓财源滚滚。爱看热闹的人“跟会”“撵会”看热闹,多数人是为看大戏。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也有热心肠的人趁“跟会”“撵会”牵红线说媒,吃吃喝喝,不一而足。当然,更不排除戏台底下男女青年一见钟或一相愿的故事。但是,无论外乡外村的“会”起得多大,多热闹,都没有我们村里的“会”有意义,因为我们村有“杨四爷”,外村没有的。

关于杨四爷,相传他的原身是我们堡子对面赵村的一个放羊娃。赵村在我们堡子南面,两村之间横一条浅沟,沟两岸水草丰茂,沟底有潺潺溪流。一天后晌,一个小男孩儿在沟里放羊。忽然乌云压顶,电闪雷鸣,顷刻间大雨倾盆,水流成河。一刹那,羊群被沟底暴涨的洪水冲走了大半,放羊娃急中生智,飞奔到半坡一个浅窑洞里去避雨。谁知从哪儿来的一股仙气,小孩儿竟坐化在那里再也起不来了。开始时虽不吃不喝不说话,但尚有体温,头也长,他母亲每隔一段时间翻沟过来看望他一次,见他头长了便给剃一剃。有一次,他母亲正给他剃头,忽然雷雨交集,沟底洪水暴涨,母亲生气地在他头顶拍一巴掌,说:“看你害的我咋回去哩?雨这么大。”母亲的话语刚落,外边雨竟戛然而止。顿时,云开天朗,红艳艳的太阳挂在西天,沟底的水神奇般地消失了,母亲踩着石头过溪回家了。自那以后,杨四爷的头再也没有长上来过,他母亲也没有再来看过他。于是,他成了神——赐雨水的水神。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给杨四爷唱大戏,表示庆贺;如遇天旱,久不下雨,唱大戏则为赐水。村人把杨四爷从学校门前的小窑洞里抬出来,敲锣打鼓在全村游(体察旱),完了再把杨四爷放在学校的后殿里,或者临时搭起的彩帐中,摆上供品,顶礼膜拜。杨四爷就会赐水下雨的。

老人们说得更是神乎其神,某年某月,久旱未雨,大太阳烤得庄稼人眼里冒火花。请来戏班子给杨四爷唱戏,不到三天,便大雨滂沱,涝池的水往外溢,雨水滋润了我们全村的庄稼禾苗。又某年某月,紧邻的几个村子集资请县剧团给杨四爷唱大戏,杨四爷显灵,雨下了整整三天三夜……

杨四爷的舅家,是个大户村,村里有戏班子,撑得起台。若遇干旱,舅家村子里的人便敲锣打鼓接他去遨舅家,给他唱大戏,祈求赐水。不仅他舅家人争,方圆村子也争着请杨四爷赐水。有一年天大旱,为争杨四爷,我们堡子的人差点和他舅家人打起架来。杨四爷赐水灵验,可谓家喻户晓,还曾经被外村人趁黑夜窃走过哩。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有一个遥远的传说(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有一个遥远的传说(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你是哪里人(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