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十一斯诺笔下的毛泽东(8)
**越说,声音越低沉,后来便干脆伴着萦绕的烟雾沉思起来。
他在想什么?谁也无法肯定的揣摩。也许他在想必须把青年一代改造好,必须保证自己的教导对青年有持久的影响力,以保持江山万代红。也许他觉得他责任重大,应该承担起教导青年人的责任。他是一位导师,像古代的圣贤孔子一样。这种自觉的导师意识,使**为重建现代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教导着革命队伍里的人,还教导着中国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他作为一个精神的领导还改造着从旧社会过来的包括敌对阵营的所有的人们,教导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接受中国**人的一整套价值观、道德观,摒弃旧道德、旧观念,重新塑造着中国人的心灵。
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作人之师”的意识的驱使,他精心导演了一幕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悲剧,一场中华民族的“大劫难”。在一定程度上,他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之一是为了让青年一代置身于政治舞台,就像他那一代人在五十年前突然作为改造中国的新尝试者、推动者站到历史的前列一样。
一个从不满足于变化速度的进取者
**对动的环境有一种特殊的爱好,自青年时代以来,他一直认为“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忽乃人生所喜”。喜欢动荡的世界,他不相信王侯将相有种的世袭统治的神话,在他很年少的时候,便在长沙的橘子洲头向苍茫大地宣告了欲主沉浮的宏大理想。在运动和斗争中不断前进几乎成了他身心的需要。要使他的人民处于不断“运转”过程中,以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激,同时在“运转”过程中不断地改造着人。对此,斯诺曾颇有涵义地写道:
“毛是一位进取者,是原动力,是创始者,最善于采取令人惊讶的局面、紧张局面和缓和局面交替出现的战略。他不相信漫长的稳定时期,而且从来不满足于变化的速度……”(20)
确实,作为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领导,他不欣赏,甚至讨厌中国传统心理中的中庸、和谐、不争、守旧、世故等心理境界,他力主在动中改造人,在动中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动方式灌输给别人。他的心中始终激荡着骚动不安的绪,他竭力想打破现实的平衡,相信斗争哲学,相信一切的展来自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冲突,相信理想的新秩序只有在动荡和不平衡中建立,在打破旧世界和建设新世界二者之间他更喜欢、也更善于前者。他自己就是在非常的历史时期造就的,他喜欢在惊涛骇浪中搏击,在这种颇具浪漫色彩的自我肯定中能获得快意。“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句豪壮语可以说是**性格的极端流露。的确,他需要强劲的对立面激自己的斗志,在斗争中改天换地,大展宏图。斯诺是明了**这一性格的。
因此,他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是斗争的一生,或者说造反。童年时代他造父亲的反,少年时代他造校规的反,青年时代他造省长的反,成年时代又造整个旧世界的反。
确实,正如斯诺意识到的,**这种从不满足变化速度的进取精神,造就了**与众不同的一代领袖形象。
一个深邃和果敢的人
人有复杂的内心世界,人不会将它全然表露于外。有些绪,如痛苦、孤独、寂寞,会永远留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或无处流露,或不愿流露而永远留在自己的心中,构成外人难以窥视的内心世界。伟人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圣贤,作为一个普通的、非神的人,他有他的“内心世界”,有同常人一样的绪体验,史沫特莱曾这样说过:
“在**的意识深处,有一扇门,一直没有向其他人打开。”
斯诺第一次见到**时,他就感到毛是一个“复杂的人”,尽管在建国以后的一次会谈中,**曾告诉斯诺,“他不是一个复杂的人,真的很简单”,但种种迹象表明,斯诺没有改变他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