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附录二(5)

94.附录二(5)

第四、**在这个时期的外交活动中还系统阐述了许多宝贵的思想,除了前面讲到的内容外,比较集中的是对外开放的思想。他认为,中国应该对世界有伟大的贡献,可现实的中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他坚信:我们几万万的人民,一旦获得真正的解放,把他们巨大的潜在的生产力用在各方面创造性的活动上,能够帮助改善全世界经济和提高世界文化水准,一个独立自由的中国,对世界将有伟大的贡献。为了这个目的,他提出要全面地向外国学习和对外开放的思想。在政治上,他有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主张;在军事上,他希望能得到外援,更新和补充武器装备,并同反法西斯国家合作对敌;在文化上,他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尤为难能的是,**当时就详细地构想了在经济上对外合作或对外开放的问题。这主要是:(一)开展大规模的对外贸易。他说,中国人民一旦真正获得国家的独立,“外国人在中国的合法贸易利益将会有比过去更多的机会”,因为“四亿五千万人民的生产和消费能力不仅仅是中国人才会对它关心的事,而且能吸引许多国家。”因此,他主张“对外和平通商,订立互利的协定。”((二)“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深知,中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为着展工业,需要大批资本。什么地方来呢?不外两个方面:主要地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积累资本,同时借助于外援。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是我们所欢迎的”。((三)战后中国最适宜与之进行经济合作的国家是美国。**虽然一直认定社会主义的苏联是中国最可靠的政治盟国,但在选择经济合作国家这个问题上,他却能不受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束缚,而是依据具体的国际环境、经济展水平和资源互补等因素,认为“美国不但是援助中国经济展的最合宜的国家,而且也是完全有能力合作的唯一国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思想的开放程度。尽管由于受中日民族矛盾和国内国共之间阶级矛盾的制约,**的上述思想和主张当时基本上未能实现。但在那样艰苦激烈的战争环境中,他还能想到这些问题,而且勾画得那么具体,这充分体现了**的高瞻远瞩,给我们后人许多的启示。

(四)

研究抗战时期**的外交活动,有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与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有的论者认为,**和中国**在这个时期还谈不上什么独立的外交,他们的外交政策基本上是苏联外交政策的翻版。持这种观点的人,特别对**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定后为斯大林和苏联的辩护,微词颇多。对这些问题,似应该具体地分析。

苏联是从其本身的利益出考虑中日战争问题的。一方面,随着欧洲的局势的日趋紧张,希特勒从其**本性出,同时也为了同英、法等国讨价还价,不时表现出或者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要动对苏战争的姿态与行动;英国等西欧国家也希望能祸水东引,试图通过某些让步以换取德国向东动对苏战争,防止其向西行动危害自身利益。而中日战争的展对于苏联的国家安全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假如中国被征服,日本拥有中国的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这样,苏联就面临着东西线双向作战的威胁。所以,苏联希望借重中国以牵制日本。因此,援助中国对日抗战便成为苏联远东政策的一个基本出点。另一方面,苏联虽然与中国**有相同的意识形态,但它却认为中国**的微弱力量对于抗击日本的强大侵略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把牵制日本的希望主要寄托于南京国民政府。这种认识和要求与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合战线的政策是一致的,与中国**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愿望,虽然在出点上不同,但恰好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这是造成这个时期**与苏联在外交政策上,既有相同又有分歧的原因之一。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走近毛泽东(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走近毛泽东(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4.附录二(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