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文明其精神(7)

19.文明其精神(7)

一师校园里的君子亭和岳麓山的爱晚亭、白鹤泉以及桔子洲等地,是**经常露宿的地方。在寒霜时节,当夜幕降临时,他就邀请一些同学来到这里高谈阔座,直到夜深人静,然后各自找个地方,露宿至天明。

**经常进行锻炼的项目还有运动体操等,他曾自编过一套“六段运动”体操。

1936年,**同斯诺谈话时,对他在一师的体育锻炼作了回忆:“我们也热心于体育锻炼。在寒假中,我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遇见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也脱掉衬衣,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高声叫嚷,说这是叫做‘风浴’的体育新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我们就露天睡觉,甚至到十一月份,我们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这一切都是在‘体格锻炼’的名义下进行的。这对于增强我的体格大概很有帮助,我后来在华南多次往返行军中,从江西到西北的长征中,特别需要这样的体格。”

**在刻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还对体育理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他写了一篇长达7000余字的《体育之研究》,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表在1917年4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3卷第2号上。

《体育之研究》共8节,开头还有一个前。8节分别是:第一、释体育;第二、体育在吾人之位置;第三、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第四、体育之效;第五、不好运动之原因;第六、运动之方法贵少;第七、运动应注意之项;第八、运动一得之商榷。概括起来,文章的主要内容可分三个方面:一、体育的内涵及其地位、作用;二、当前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三、体育运动的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

**在前中指出:“国力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提倡之者不得其本,久而无效,长是不改,弱且加甚。夫命中致远,外部之事,结果之事也;体力充实,内部之事,原因之事也。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

不可。”

体育的内涵及其地位、作用

什么是体育?**认为:“体育者,养生之道也。东西之所明者不一;庄子效法于疱丁,仲尼取资于射御;现今文明诸国,德为最盛,其斗剑之风播于全国;日本则有武士道,近且因吾国之绪余,造成柔术,觥觥乎可观已。而考其内容,皆先精究生理,详于官体之构造,脉络之运行,何方达为早,何部较有偏缺,其体育即准此为程序,抑其过而救其所不及。故其结论,在使身体平均达。由此之,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者也。”

关于体育的地位。**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夫知识则诚可贵矣,人之所以异于动物者此耳。顾徒知识之何载乎?道德亦诚可贵矣,所以立群道平人己者此耳。顾徒道德之何寓乎?体育,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库,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根据这样的道理,**对当时学校不重视体育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吾国学制,课程密如牛毛,虽成年之人,顽强之身,犹莫能举,况未成年者乎?况弱者乎?观其意,教者若特设此繁重之课以困学生,蹂躏其身而残贼其生,有不受者则罚之。智力过人者,则令加读某种某种之书,甘以鋁之,厚赏以诱之。嗟乎,此所谓贼夫人之子欤!学者亦若恶此生之永年,必欲摧折之,以身为殉而不悔。何其梦梦如是也!”**得出的结论是:“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不仅如此,**还进一步认为,体育关系着卫国力量的强弱:“人者,动物也,则动尚矣。人者,有理性动物也,则动必有道。然何贵乎此动邪?何贵乎此有道之动邪?动以营生也,此浅之也;动以卫国也,此大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世纪伟人毛泽东(旭日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纪伟人毛泽东(旭日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9.文明其精神(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