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文明其精神(11)

23.文明其精神(11)

第二次是1917年寒假。*****步行来到浏阳文家市。他在铁炉冲陈赞周同学家住了几天,和农民一起挑水、种菜,晚上,同附近农民谈心,针对当地没有栽树的习惯,宣传种果树,造福子孙,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栽树后人食果。并动手栽了几棵板栗树。他还到西乡土桥炭坡大屋陈昌家走访。

第三次是1918年春。由于学校驻扎了一个旅的兵力,学校被迫停课。**趁此机会,同蔡和森徒步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等县,游历半个多月,了解农村的政治、经济等况。

通过几次游学,**广泛地了解了中国社会,更加了解了农村的现实况,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他认为这是读“无字之书”。

在第一师范

**在一师求学期间,国际上爆了以欧洲为主要战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分裂成两个大阵营,鏖战不休,最终导致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的纪元。这一时期,虽然西方国家不能倾其全力掠夺中国,但是东方的日本帝国主义则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在国内,中国社会也正处在激烈的动荡之中,出现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与共和、复辟与反复辟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军阀各据一方,混战连绵不断。在思想文化领域,则掀起了一场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与法制、尊孔与反孔新旧两派斗争日益激化,一部分急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力,创办了《新青年》杂志,高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在这样一个新的方生、旧的未死的充满矛盾的年代里,**怀着强烈的爱国心,时刻关注着中国和世界局势的展变化,思索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他主要依靠报刊杂志,了解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展变化,成了一师校园内闻名的“时事通”。

一师一个可容纳几十人的阅览室,是**天天去的地方,那里有湖南、北京、上海等地出版的报刊。**读报刊非常认真,常常随身带着地图、字典和笔记本,报刊上提到的地名,就查看地图,找出位置,疑难字则查查字典,凡重要消息、文章、资料,不论长短,他总是从头至尾认真读完,并做摘记,写出心得。对于自己订阅的报纸中的重要资料,则剪下来积攒装订成册。有时还在报纸的空白边上,写上报中提到的城市、港口、山岳、江河等地理名词,并注出英文。他说这样既了解了时事,又熟悉了地理,也学习了英文,是一举三得。

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同学们经常议论纷纷,对一些问题也常常困惑不解,而**却看得清楚,而且能讲清楚事的来龙去脉。萧三曾回忆说:我也是天天看报的,每次到阅览室时,差不多都遇见**也正在那里看报,但没有交谈过什么。有一个星期天,我在街上同他相遇,在返校的途中,我们边走边谈,谈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形势。他给我详细分析了奥国皇太子为什么在塞尔维亚被刺杀,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为什么出兵,德俄、德法、德英为什么宣战,凡尔登如何难攻,英法如何联盟,美国如何乘机大横财,日本又如何趁火打劫,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他讲的有时间、有地点,根据充分,使我听了又钦佩,又惭愧。

1916年7月25日,**致信萧子升,介绍了当时湖南、全国和世界的政治形势,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对中日关系的分析和预测最为精彩。他从“日俄协约”谈到日本政局,说:日本“无论何人执政,其对我政策不易,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他对中国竟“以纵横万里而屈于三岛,民族号四万万而对此三千万者为之奴!满蒙去而北边动,胡马骎骎入中原,况山东已失,开济之路已为攫去,则入河南矣”这样严重局势十分悲愤。并预计:“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但是“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说:“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止有磨励以待日本。”然而现在“吾之内,彼尽知之,而吾人有不知者;彼之内状,吾入寡有知者焉。”因此,他对萧子升说:“吾愿足下看书报,注意东事,祈共勉之。”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世纪伟人毛泽东(旭日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纪伟人毛泽东(旭日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3.文明其精神(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