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文明其精神(12)

24.文明其精神(12)

1915年1月18日,日本以解决中日间“悬案”为名,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借悼念学友易昌陶的病逝,吟诗抒了自己的反帝爱国的怀: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腮。

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涹游,零落匪所思。

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

关山蹇骥足,飞飙拂灵帐;

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茜,愿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

惆帐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1915年5月7日下午3时,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政府出最后通牒,限9日下午6时前答复1月18日向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于5月9日接受了除个别条款外的一部要求。消息传到湖南,一师师生义愤填膺。为了揭露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修正案,学生们集资编印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几篇文章和资料,题为《明耻篇》。**仔细阅读了这些文章和资料,并作了批注。他在封面上写道:“五月七日,国民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1915年从夏至冬,**参加组织了第一师范进步师生开展反日、反袁斗争。当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声甚嚣尘上时,**团结进步师生,公开进行反袁演说,并写文章,和帝制派劝进复辟的丑恶行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他还以学友会的名义将著名人士写的反袁称帝的文章编印成册,在校内外广泛散,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1917年10月至1918年5月,**被推选担任了第一师范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学友会的工作特别活跃起来。同时,也显示出了他的极大的工作热和出色的组织才能。

第一师范的学友会始创于1913年9月,初名“技能会”,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为宗旨,1914年改名自进会,1995年秋正式定名为学友会,学友全的宗旨是:“砥砺道德,研究教育,增进学识,养成职业,锻炼身体,联络感。”其成员包括在校学生和已毕业的校友。学友会下设教育研究、文学、演讲、竞技等15个部。设会长一人,由校长兼任,总理一切事务;总务一人,由学校学监兼任,主持日常会务;各部部长一人,另庶务、会计、文牍各一人。

**1915年11月被选为学友会文牍,负责起草报告、造具表册和会议速记。这一职务他连任了四届,直到1917年10月学友会改选。这次改选,他被选为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在此之前,总务和各部部长均由学监和教员充任。他开创了学生担任总务职务的先例。

**担任总务以后,学友会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学校课外活动开展得生气勃勃,从而促进了一师同学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展。

1917年10月13日,学友会召开大会,到会的有62人,讨论了各项会务。他在会上提出了本届学友会工作的八项议案,并被通过。八项议案为:一、本届会金如何征集;二、开演日期;三、各部开演次数;四、教员聘定;五、预算编制;六、成绩保存;七、作学友会纪事录;八、筹设学友会图书馆。14日,学友会召开各部部长会议,他提出了六项议案。内容为:确定部员,聘定教员,添派录事,规定考题,开演次数,进行程序。会后,**积极组织各种课余的学术和体育活动。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世纪伟人毛泽东(旭日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纪伟人毛泽东(旭日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4.文明其精神(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