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文明其精神(16)

28.文明其精神(16)

随着时局的展和对社会问题的认真思索,**逐渐感到,要实现救国救民的愿望,还需要更广泛地结纳有志救国的青年,联合更多的同志。为此,1915年秋,他以“二十八画生”的署名,向长沙各校出《征友启事》。启事说,“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提出要结交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启事标明“来信由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陈章甫转交”,并在寄出的信封上写道:“请张贴在大家看得见的地方。”9月27日,他复信萧子升,再谈他求友的迫切心,说“近以友不博则见不广,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乃内宣,所以效嘤鸣而求友声,至今数日,应者尚寡。兹附上一纸,贵校有贤者,可为介绍。”11月9日,又在致黎锦照的信中说,“两年以来,求友之心甚炽,夏假后,乃作一启事,张之各校,应者亦五六人,近日心事稍快惟此耳。”

在应征的五六人中,知名的有李立三和罗章龙。据罗章龙回忆:1915年的一天,偶然现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启事是用八裁湘纸油印的,有几百字,古典文体。启事大意是要征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启事原文有句云:“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从内容看出,启事是经过考虑的,不是随便写的。看了启事,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平凡的举动。按照启事的地址,我写了一封古典文的信。信的大意是:看见启事后非常激动,希望能见面,约定时间和地点,我们谈话。信寄出后三四天,得到了**的回信。回信中引用了《庄子》上的两句话:“空谷足音,跫然色喜”。意思是说,出的启事得到了回音,心里很高兴,并约好星期日上午到定王台湖南省立图书馆见面,来时手持报纸为记。两人按约见面,整整谈了3个小时。**表示:我们谈得很好,“愿结管鲍之谊”,以后要常见面。

《征友启事》张贴出去以后,一般人很难理解,认为“二十八画生”一定是个怪人,有的认为征友是不怀好意。一个女校校长竟认为这个启事是在找女学生谈恋爱,就按照启事上写的通信处,找到了陈章甫,还找到了一师校长那里。当这位校长得知“二十八画生”的真名叫**,而且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才消除疑虑,放下心来。

经过长期访求和多方通信联系,在**的周围,逐渐团聚了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其中有蔡和森、何叔衡、萧子升、张昆第、罗学瓒、陈昌、陈书农、罗章龙等十余人。他们多数是第一师范以及各中等学校的学生,也有少数长沙市中小学的青年教师。1936年,**同斯诺谈道:“这是一小批态度严肃的人,他们不屑于议论身边琐事。他们的一一行,都一定要有一个目的。他们没有时间谈说爱,他们认为时局危急,求知的需要迫切,不允许他们去谈论女人或私人问题。”“我的朋友和我只愿意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和这一批志向远大的青年经常在岳麓山、桔子洲、平浪宫等处聚会,臧否人物,畅谈国事。正如他1925年作的《沁园春·长沙》中所追忆的那样:“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后来,岳麓山刘家台子蔡和森的家,成了这批青年聚会的地方。他们议论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无数次的讨论,他们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要“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根据酝酿和讨论的结果,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更严密的组织,于是和蔡和森等起组织了新民学会。

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大会在蔡和森的家里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蔡和森、何叔衡、萧子升、陈绍休、萧子璋、邹鼎丞、张昆第、陈书农、邹蕴真、周明缔、叶光祯、罗章龙等13人,陈昌、李维汉、周世钊、罗学瓒、熊光楚、曾以鲁、傅昌钰、彭道良等8人因各种原因没有到会。会议通过了由**、邹鼎丞起草的会章。会章规定:“本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凡经本会会员五人以上之介绍及过半数之承认者,得为本会会员。”会员守则:“1、不虚伪;2、不懒惰;3、不浪费;4、不赌博;5、不狎妓。”会议推举萧子升为总干事,**、陈书农为干事。不久,萧子升赴法留学,会务由**主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世纪伟人毛泽东(旭日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纪伟人毛泽东(旭日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8.文明其精神(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