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一借斯诺向世界敞开胸怀(9)

16.一借斯诺向世界敞开胸怀(9)

1936年11月12日,在斯诺回到北平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就分期刊出斯诺写的《**访问记》。***文章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准确地介绍了**对许多普遍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的基本态度和见解。上海的《大美晚报》在稍后的日子里予以转载。

1937年2月5日,《大美晚报》表了斯诺讲演稿《红党与西北》。

4月15日创刊的英文刊物《民主》表了《苏维埃的台柱子》(即后来收入《西行漫记》中的《苏维埃掌权人物》一节)。

美国《亚洲》杂志表了《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自传》以及关于长征的报道。

《亚美》杂志表了《中国**和世界事务——和**的一次谈话》。

《新共和》刊载了斯诺的《**为何要长征》、《**的工业》等文。

《星期六晚邮报》刊载了《我去红色中国——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秘史》,文前插有**照片,文中尚有诸如《东方的马克思》、《为什么红军得以幸存下来》、《红色经济》等小标题。

《生活》杂志表了《占据中国西北的**军队》,并以一千美元索买斯诺在苏区拍的照片75张。

《每日先驱报》则在头版连载斯诺的报道,并配以大篇幅的照片和有关的社论。

一时间,斯诺成为\"抢先表独家新闻的新闻记者\"。斯诺忙得不亦乐乎,除去撰写他在苏区访问的见闻、感受和**等**领导人的谈话记录外,斯诺还参加和召开各种报告会,报告他的苏区之行。主要有:

在美国大使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

1937年1月21日,在北平协和教会举行的报告会。这次报告会是由包括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在内的男士论坛主办的,有210人参加。尼姆·韦尔斯回忆:\"报告(斯诺在会上作题为《红党与西北》的报告)对所有听众产生很大影响,其中包括来访的传教士和外交使团人员,其重要与成功致使我们认为其每句话都可视为西北的圣经。\"斯诺的这次报告甚至打动了英国使馆的老顽固阿斯普兰德博士,\"会后他声如他们(指红党)真如所讲行事,则对他而,红党任何时候都可进北平\"。

在北平华语学校作报告;

1937年1月24日,在北平基督教青年会作了为时一个半小时的报告。《救国时报》和《北京纪事报》曾予以报道。

在约翰·谢佛思家谈了一晚上西北见闻。

对一批汉学家和学者作同在协和教会同样的报告。

在北京饭店由燕京大学新闻系主持的一次报告会。

在扶轮会作报告。

1937年2月5日在燕京大学临湖轩由燕大新闻学会召开斯诺苏区摄影展示会。

斯诺的这些单篇报道和宣传活动,先是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苏区及其领袖**等人的况,以及**代表**阐述各项政策和外交原则,第一次客观准确地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所了解;接着这些消息又进一步反馈到中国国内,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主要是涉外人员和懂英文的知识分子)也第一次了解了苏区,了解了中国**,了解了**,特别是了解了中国**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所做的种种努力;通过中国的这批知识分子,**和中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和政策,又为更多的国民党官员、上层人士所知晓。更由于斯诺这些单篇报道,基本上表于卢沟桥事变前,大多集中于西安事变前后,因而对于推动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但一般地讲,由于斯诺的这些报道基本上是用英文写成的,或是对外国驻华人员布的(除去燕京大学的部分进步学生外),对中国国内的群众,影响还不是很大。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北平地下党的负责人黄敬就曾设想组织人翻译。当时在燕大读书的龚澎(后来做周恩来的秘书、乔冠华夫人)曾从斯诺那里借去一些手稿,翻译了若干章节,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成员中传阅。斯诺夫妇也非常重视如何能将苏区的真相和**的号召直接地、完整地传达给中国人民。他们一面写一些短篇的报道,一面紧张地赶写一部完整的报告,同时关注着对现有报道的中文翻译问题。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6.一借斯诺向世界敞开胸怀(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