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第六章以身作则的垂范效应(8)
他主张应严格遵循商业道德去获取利润。***这些思想,在日本具有重大影响,被许多企业管理者不同程度的接受,并融入到日本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中。
正是因为日本管理哲学具有上述特征,才提高了职工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及工作热,使日本企业拥有了一支世界上最忠心耿耿的职工队伍和一批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
第五节克己复礼之中国“仁”
颜渊向孔子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意思是“克制自己,让自己的行符合礼的准则,这就是仁。人如果有一天做到了这一点,天下就是仁德的了。”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围绕“仁”而展开的,“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的内涵又极其丰富。如,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先孔子把“仁”看作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品质,同时又指出“仁”的感基础源自“亲亲”(指父母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的朴素感。
仁先是一种血缘的亲之爱,而“仁者爱人”就是将这种爱推而广之到社会,把建立在血缘亲之上的爱传递给社会上的其他人,即“泛爱众,而亲仁”。
“泛爱众”表现在爱父母方面即是“孝”;表现在爱兄弟方面即是“悌”;表现在爱朋友方面即是“信”;表现在爱民族爱国家方面即是“忠”。
自此,孔子将“孝悌”“忠信”等诸多优良品质涵盖在“仁”的观念之下,同时在践行“仁”的过程中,又提倡坚持“孝悌”、“忠信”等原则。总结众多践行“仁”的原则,孔子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是通过“克己复礼”得以实践的。
实际上,“克己复礼”是实践“仁”的一种双维度的思维模式。作为第一维度的“克己”针对的是个体的“修身”;作为第二维度的“复礼”针对的是国家的“治世”。“克己”要求个人恪守道德准则,实现内在的超越;“复礼”要求社会以德治世,实现外在的超越。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礼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如《礼记冠义》中记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在孔子的思想中,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应该是“仁”与“礼”的完美统一。而“仁”的实现要借助于“礼”,如孔子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这里所谓的“礼”主要是指从西周传下来的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包括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和礼节等。但是,孔子所提倡的实际上是周礼的基本精神,而不是要恢复周礼的全部内容。
孔子反对人殉制、俑殉制就是最好的佐证。事实上,“仁”与“礼”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仁”是人内在的本质核心精神,是对“礼”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实质的概括总结;而“礼”是客观存在的一整套社会行为规范,它是实行“仁”所依据的行动指南。
“克己”就是用礼义压制和约束个人动物性的本能和**,使其行为符合“礼”的规定,即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最终将守礼的举动转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行为。
然而,守礼自持只是人之为人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实现“仁者爱人”的途径和方法。可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是人之为人的基础,而“立人”、“达人”和“勿施于人”才是改善社会道德氛围的良方良策,而这一切都以立于礼、合于礼为先决条件。
在个人实现其本质,即做人成圣的过程中,礼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孔子将“仁”的实践与“礼”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礼”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而且又具有道德上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