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六章以身作则的垂范效应(11)

72.第六章以身作则的垂范效应(11)

第一节企业经营专业的“外行”

稻盛哲学的核心是敬天爱人。这里的天,是指天道,天地的自然之理。敬天,就是要按照天道去做事。在敬天的指导下,稻盛和夫寻找到了企业经营的天道,陆续提出了企业经营的各种原则。

“我的观点与中国道教遵循的‘道法自然’观点相近,即要以基本的道德观、伦理观为前提去办事。我是企业经营专业的外行,但我本着这一思想经营企业一辈子,也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如果我当初学了经营学,想到的只是赢利,甚至想到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一味通过人际关系去赢钱,一切为了少吃苦多获名利,那也就没有今天。我就是从做人的道理出,提出我自己的经营哲学,并做到与全体员工共享。我始终如一得地去做,悟出道理就记在本子上,始终保持自己追求的人生理想。”

稻盛先生从企业经营的门外汉一路探索、总结、创新,到今日的经营之圣,他都有哪些制胜的法宝,有哪些过人的招式,有哪些人人欲知的成功法则……本书的最后一章将为读者解惑。

创办京瓷公司没几年,陶瓷领域另一领先公司的老板登门向稻盛和夫请教,问:“我公司人才济济,名牌大学陶瓷专业的优秀人才不少;贵公司没有博士毕业生,你本人也是有机化学专业出身,与研究陶瓷的无机化学相差甚远,为何贵公司能做到的事,我公司反而做不到呢?”

欧美陶瓷订单大幅增加,同行中的优秀企业不得不向自己请教,这让稻盛和夫惊喜不已,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50年后,在最新著作《干法》中,稻盛和夫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并给出了系统的哲学式解答。

稻盛和夫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有一套“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利他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他“单枪匹马”闯入电信业设立“第二电电”(也就是现在的kddi),挑战行业独大的ntt时,做陶瓷出身的稻盛和夫在世人眼中就像唐·吉诃德,手持长矛冲向巨型风车,是个疯子。社会舆论普遍认为京瓷参与,必败无疑。

当时,对通信领域,稻盛确实是个十足的门外汉。他回忆说:“在通信领域,我没有知识,没有技术,一无所有。如果我在这个领域内挥动令旗,取得成功,就能证明哲学的威力……反过来讲,如果我失败了,就证明仅靠哲学不能经营好企业。”

当董事们举手通过参与通信事业的决议后,稻盛和夫走到会议桌前,突然跪下磕头着地:“拜托大家了!”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稻盛和夫深谙人心,他清楚虽然大家表面上同意了,但内心仍有疙瘩,并不由衷赞成。而这么大的事业,如果没有一帮铁杆派铁了心团结奋斗,肯定要失败。

开拓新事业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许多意料之外的困难,难以对付的问题,到时就会有人说风凉话:“我一开始就说不行的嘛!”

上司在下级面前做出这么一个大动作,所有在场的人不但惊奇而且感动:稻盛和夫没有私心,为了实现自己一种高尚的目标,他居然跪下来恳求大家,这个人未免太可怜了……我们除了全力辅助他,难道还有其他选择吗?

今天,已经贵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不需要下跪来唤醒大家的热了,相反,日本的许多企业家在拜访稻盛和夫时,都是单腿下跪之后,才递上自己名片的。

2010年稻盛和夫先生零薪水出任日航ceo在全球企业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日航在宣布破产前,负债总额高达2。322万亿日元,相当于1750亿元人民币,成为日本战后负债最高的破产公司。

从2009年10月起,日本的“企业再生支援机构”就开始物色日航新的ceo人选。但鉴于日航内外复杂的各种关系,一开始就有很多候选人断然拒绝,没有人敢来趟这潭浑水。

最终圈定的4名候选人,有身处交通行业的企业家,包括拥有日本国铁民营化成功经验的著名企业家。有舆论认为,鸠山相之所以选定“对交通航空业一无所知的外行”稻盛和夫,原因之一在于稻盛和夫能把一家只有8个人的小作坊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展成了拥有6。5万名员工的跨国大企业京瓷集团,也就有能力让日航重获新生。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稻盛和夫:最适合中国人的经营术(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稻盛和夫:最适合中国人的经营术(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2.第六章以身作则的垂范效应(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