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戏仿随笔(1)

1.戏仿随笔(1)

我看艾琳

艾琳没想到当初的一个少女的心碎竟然为自己赚回了成功。

艾琳从一个落榜考生成为一个作家,其实并没有多少经验可谈,恰恰是她最不屑也最无奈的对生活的无数梦想和梦幻的促成。她生活在一个小地方,不甘心像她周围每天见到的人那样默默地来,过上几十年又默馱地回去了。她想那还不如不来呢,不过这可取决不了她。艾琳最初拿起笔来只是为了抚慰自己,就像不少成名作家在写创作谈时称作的\"疗治\"。她本能地用文字安慰自己抚摸自己修复自己,并没有不少作家尤其是男性作家那样的勃勃雄心。所以艾琳一直认为自己是意外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是从文学之外的路上走到了文学的路上来的。

所以艾琳写小说没有任何包袱,尽管她小说出来之后听到了一些表扬话也立马产生了成名的冲动。她几乎是无师自通地找到了小说这个令人流连忘返的游乐园,并为之沉醉为之痴迷,只要打开电脑她就能跟那个虚构世界连成一体。在艾琳的眼里它并非虚幻,她伸出纤纤素手就能触摸它,她可以闻到来自它那边的芬芳。仿佛那只是另一个城市,她来去自由,最便捷也是最令她骄傲的交通工具就是她丰沛的想象力。她在电脑的键盘上摸到那些感性或者说性感的文字,她用她内心深处的犹如爱般的激将它们连缀起来,使它们成为她在两个世界穿行的魔术飞毯。后来艾琳越来越渴望成功,渴望在那一群人当中拔得头筹,但她心里清清楚楚写作在她生活中的真正含义。所以她在外头无论表现得多么喧闹活跃,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是宁静的。她的写作也因此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坚定地照着自己的轨迹运行。艾琳经常就是这么矛盾着和分裂着,而恰恰是这个矛盾和分裂帮了她。

现在回忆起来,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家长教会了艾琳阅读。她是在无意中自己学会的。她早已经记不清她最早读的都是些什么书,她懂事之后现家里竟没有一本藏书,在她的记忆之中,她的父母都是不读书的。艾琳隐约记得在她上小学二三年级一天中午她读了同学的一本童话书,一个关于一只懒猫的故事让她一下午昏昏沉沉,那是她第一次体会到文学令人陶醉的力量。艾琳的阅读趣味偏重享乐,先必须不为考试,然后最要紧的是有趣,书不要太厚,可以在一个光线充足的午后歪在床头看完最好。因此即使到她动手写作,她与文学真正有关的阅读认真说连一些皮毛都够不上。她既没看过国外大师技艺精湛的著作,也弄不清楚国内同行已经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准,凭的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股子劲儿,甚至连初生牛犊不怕虎都说不上,不过就是盲人摸象而已。况又是自己一个人瞎摸,摸着什么算什么。这样一个人也能写出名,可见天上掉馅饼的事还是有的。

艾琳一直在想人是如何成为作家的?她的结论是一个人想要成为作家不在于他动手写了,而在于他有了想当作家这样一个想法。我思故我在,我不思故我不在。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他就会每时每刻朝着这个方向蜕变,或快或慢地,他就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作家。艾琳还现了一条成为作家的捷径,就是经历比一般人多一些,再加上经历一些不可或缺的痛苦。这一点她也算是得天独厚。她比同龄人更早地经历了男女之,这曾经是她的一个短处和羞耻,但从她写作起这就成了财富。艾琳现,原来当作家还有变废为宝的巨大功效。

艾琳不想做那种已经僵化、写作循规蹈矩的作家。她写自己的生活:一种并非亲身经历、生在另外的维度里的生活。现实的生活反倒成了这种生活的影子,或者是影子的影子。那种生活在艾琳的感觉和触摸下既生动又真实,它像一株花草一样有自己成长着的生命,它像一条河流一样有自己天然的流向。艾琳只需要在现实的生活里受一些启就能准确地描摹下它,仅此而已。正因为小说里的生活不需要真实生,所以它在同一个作家的笔下也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模样与姿态。艾琳喜欢它总是能呈现出新鲜的、不同于以往的样子。这使得一些本分的评论家批评艾琳的小说总在重复同一样事件,而旦仅仅是个人的爱事件,在他们眼里艾琳的小说太\"小\"也太\"私人\",这也是艾琳受到批评最多的方面。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美女作家(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美女作家(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戏仿随笔(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