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二章危机与萧条周期的一般情况(1)
周期性
经济紊乱的两种类型
如前文所述,经济紊乱有两种况:一种包括恐慌和危机,另一种则指萧条时期。***第一种持续的时间较短,第二种持续的时间更长。
两种紊乱的关系
萧条期通常伴随危机产生。危机通常生在萧条期之前。然而,两者都可能作为互不相关的独立现象生。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黑色星期五”最初生于1745年12月6日,拥护“僭君”(自立为王者)的军队动叛变,引了这场既是恐慌也是危机的事件。英格兰银行生了挤兑,而其一向被视为辉格党人的机构,一直遭到叛军的敌视。然而萧条并不一定会生。反对党军队战败后,危机也随之平息,一切恢复了正常。很明显,这次危机只生在政治和金融领域。[每一次严重的政治动乱或革命的同时,都有可能伴随着一场危机的爆。在随之而来的价格下降中,价格下降最为显著的是受动乱或革命影响的政府所行的证券,或者是依赖于这样的政府的机构所行的证券。1848年2月23日,法国国王路易·菲力普弃位前一天,在巴黎,5%的政府证券的报价为116。75;1848年3月7日,巴黎证券交易所收盘后的报价为97。50;1848年3月20日的报价则为72。1848年2月20日,法兰西银行(thebankoffrance)的股票报价为3180;1848年3月7日的报价是2400;而1848年3月20日的报价则仅为1650。]
1866年5月11日——也被称为“欧沃伦格尼星期五”(overendfriday)——位于伦敦的欧沃伦格尼银行倒闭。这是当时最为严重的金融机构倒闭事件之一,并由此爆了危机,之后产生了萧条,至少对英国而是非常严重的。
又一个“黑色星期五”——1869年9月24日,纽约少数投机者囤积了大量的黄金试图炒高金价,却导致了危机。然而,工商业的前进步伐并没有因此停滞。
吉芬先生(robertgiffen)提出,1870年7月和8月——即普法战争的初期,以及1871年战争的结束,标志着英国危机的产生,但由于该时期经济空前的繁荣,因此并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法德战争的成本》第一部分关于金融方面的论文,1880年,第60—64页。]
最近的几次危机——1873年9月以及1893年5月美国生的危机也曾引萧条。
一些人曾否定危机的说法,因为那些紊乱没有使商业行为生严重停滞。毋庸置疑,以上所列举的例子中,很明显都出现了恐慌时期。然而,将这些经济紊乱分类后便会很容易作出判断,而且这种判断并非基于对紊乱出现况的回顾,而是根据同时期那些迫于面对当时危机的人们的经验而定。对于他们来说,那次危机与其他能随之产生长时期萧条的危机是类似的。毫无疑问,1901年5月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剧烈动荡和损失引了一场危机,如果当时的经济普遍不景气,那将会是萧条的开始。
危机是否会导致萧条和冲击是否严重,并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问题,这与当时的实际况密切相关。
约翰·米尔斯先生(johnmills)曾说:“一般说来,恐慌不会摧毁资本;它只会暴露之前资本在希望渺茫、收益甚微的领域受到了多大程度的损失。”[《关于信贷周期和商业恐慌的起源》(oncreditcyclesandtheoriginofcommercialpanics),1867年12月11日,约翰·米尔斯在曼彻斯特统计学会会议前的(articlereadbeforethemanchesterstatisticalsociety)。]
危机引萧条的前提包括:危机与资源耗竭和信贷过度膨胀同时生;能够证明陷入困境的实际原因的确存在,而且这种困境与恐慌并不相同;人们因根本没有生的不利事件感到恐慌;流通手段紊乱,等等。这些危机并非如上所讲,它们只是暂时性的冲击,之后经济便会迅速、几近全面地好转。它们不过是空气的清新剂。如果一场危机是一次独立事件,经济不会随之造成长期的困境,而是会自我调整,然后一如既往地继续运行。就像一艘船,经历了猛烈的暴风雨后,尽管海浪依然凶猛、狂风没有减退,但船员知道前方是安全的。这种危机不无裨益,因为它给那些判断失误、肆无忌惮的企业以警钟,警告了人们投机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