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走西口”的历史成因(1)

17.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走西口”的历史成因(1)

在走西口的民歌中。***有这么一句:“天下的黄河向东流,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

这个饱含辛酸的句子,其实也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诘问走西口的起源。

走西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目前学术界的定论是从明代中期开始,其**出现于明末清初,直到清朝末年,这个时期走西口的人口数量最大,前后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历史。

走西口的主要是山西人,陕西、河北也有流民涌入走西口的大潮。

我们都知道,走西口的路上千难万险,山河阻隔,关山难越。漫漫长途中,不仅有饥饿与干渴、严寒和酷暑,而且有不少匪患,时时威胁着走西口者的生命安全。其艰难与危险的程度,是不难想象的。

那么,为何还要走西口呢?

前后持续了将近三百年的走西口,之所以能够生,有着双重的历史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当时山西人口比较多,且生存条件恶劣,所以老百姓生活比较困难。于是穷则思变,人口外迁。

另一原因就是在内蒙这一带当时的边防需要。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到口外去展商业,展贸易,以至于到后来的票号,晋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时候,因内蒙边防的需要展起来的。

先说第一个原因,也就是因山西老百姓贫穷而不得不背井离乡这个原因。

在当时,山西有很多穷汉,他们穷困的原因并非懒惰,而是山西的自然条件实在太恶劣。清朝山西一个读书人在谈到山西时曾痛心疾地说:“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无舟车鱼米之利,乡民唯以垦种上岭下坂,汗牛痛仆,仰天续命。”

“汗牛痛仆”的意思就是说牛已经累得浑身大汗了,主人仍要使劲抽赶。这四个字,足以令人触目惊心。在封建时代的农耕社会中,耕牛对于农民来说,不仅是家里最值钱的家当,是命根子,还是他们劳作的伙伴,亲密的战友。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会去这样对待牛的。

但是,天不佑人。即使这样拼命地干,田里产出的粮食仍不够糊口,清朝一个叫任启运的人说:“江南二百四十步为亩,山西千步为亩,而田之岁入,不及江南什一。”大同的地方志甚至说大同地区“岁丰,亩不满斗”。

万历《汾州府志》卷二记载:“平遥县地瘠薄,气刚劲,人多织耕少。”

乾隆《太谷县志》卷三说太谷县“民多而田少,竭丰年之谷,不足供两月。故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土俗殷富,实由此焉”。

山西不但土地贫瘠,而且自然灾害频繁。在清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山西全省性的灾害就达一百多次,平均三年一次,其中最长的一次旱灾长达十一年。据官方统计,死于这次灾荒的山西人超过了三百万。

树挪死,人挪活。一方水土不足以养活一方人时,山西人就只能走出去,对于命运的如此安排,山西人只能选择接受,选择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

与其眼睁睁地挨饿坐以待毙,不如走出去,也许能闯出条活路来。于是,便有了山西人走西口。

当时山西等地的口里人十分向往西口外,称西口外是“咸盐堆成山,山药大如碗,银元宝用簸箕撮,羊肉吃不完”。这话未免有些夸张,但着实点出了西口外的魅力所在。

再说走西口的另一个原因。

这个原因与当时的政策环境有关,即为适应内蒙这一带的边防需要,山西人前赴后继踏上走西口的漫漫长路,去遥远的口外寻找财富梦想。这些去寻找财富梦想的人,就是当时的晋商或后来的晋商,也包括在晋商企业中的打工者。

晋商的走西口是从明代开中制的实施开始的。众多的山西人把粮食等物资运往边关换取盐引是当时走西口的主要内容。

先我们应该搞明白,什么是开中制呢?

明朝洪武时期为了防卫瓦剌和鞑靼对中原的袭扰,设立九边进行防御。由于九边距离帝国的统治中心遥远,后勤补给困难重重。为了减少这种负担,洪武帝与山西商人达成了一个协议,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关等几大边关要塞输送粮食,山西商人可以获得合法贩卖“官盐”的资格。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7.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走西口”的历史成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