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伦理道德散论(13)

13.伦理道德散论(13)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例子,来清晰地说明现在所讨论的真理;这是因为莎士比亚完全相信这一真理,他凭借自己直观的智慧将这一真理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表达在他的每一部著作中。我现在就来列举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中,莎士比亚将这一真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又丝毫不存在主观倾向,也没有做得生硬、过火。其中原因是,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莎士比亚并没有从概念出。相反,他仅仅只是满足于将自己直观所见以及直接了解的这一真实的心理形表现出来。对此,莎士比亚并不在意大众是否会注意、明白这一道理,他也不曾想到在将来的某一天,在德国,那么肤浅和愚蠢的家伙会十分详细地分析自己写下来的这些剧本只是为了图解一些在道德方面平淡无奇的理论。就像作品中的诺森伯兰伯爵一角。他连续出现在三部悲剧里,但都是配角。他分散出现在十五幕剧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场景里。这样一来,假如我们没有全神贯注地阅读的话,即使作者牢牢地把握着这个角色,我们也会很轻易地遗漏这一角色,以及其在道德上的一致性,因为作品对于他的性格揭示是分散在不同的段落里的。这位伯爵的每一次出场,莎士比亚都将他定位为道貌岸然的人,伯爵有着高贵的骑士派头,谈吐也与他的身份很相配。有时,莎士比亚甚至还会让他的嘴巴里说出一些十分优美、高雅的辞藻。当然,这是因为莎士比亚的手法与席勒相比相差很远。在席勒的笔下,他习惯于将魔鬼涂成黑色。作者对于自己创造的这些角色是赞许还是反感,就体现在这些角色所说出的话语。而在莎士比亚和歌德的笔下,人物一旦出现在景中,那么他所说的话则完全合乎当时的理,即使这个角色是个魔鬼。对此,我们也可以用歌德和席勒作品中的艾尔巴公爵为例。我们在《理查二世》中第一次见到了诺森伯兰伯爵。在剧中,伯爵第一个站到了波林布鲁克一边,制造阴谋对抗国王,而最终波林布鲁克成为了亨利四世。在第二幕,第三景中,诺森伯兰伯爵私下里对亨利四世阿谀奉承。而在接下来的一幕里,伯爵仅因为在说到国王时,直呼理查而遭到斥责,但他向上帝誓说那只是为了简约。当这件风波过去后不久,伯爵就花巧语地说服国王。接下来,伯爵则苛刻、无礼地对待这位让位的国王。到最后,失魂落魄、郁郁寡欢的国王在忍无可忍的况下,吼道:“魔鬼,我还没进地狱你就在折磨我了!”在这部剧的结尾,伯爵向新国君报告说:他已经将那些追随前国王的人的头颅砍了下来并送到了伦敦。在莎士比亚后期创作的悲剧《亨利四世》中,诺森伯兰伯爵以同样的方式制造了一次对抗新任君主的阴谋。那些叛乱者在第四幕中联合起来,计划着在第二天的早上动这场大战役。他们迫不及待,以致没有等诺森伯兰伯爵和他的军队。最终,伯爵差人捎来一封信:他此刻正抱病在身,但他实在不放心将军队交给别人;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希望他的战士们能够勇往直前、奋勇杀敌。叛乱者们是这样做的,可由于没有伯爵的军队,致使战斗实力大减。他们遭受了重创,造反的领们也被俘虏了。而伯爵的儿子——英勇的“热刺”也被威尔士亲王亲手击倒。在《亨利四世》的下半部里,伯爵因为儿子的死而爆出雷霆般的愤怒,喘着粗气叫嚷着要为儿子复仇。于是他再次煽动暴乱,幸存的叛乱领们也都聚集在一起,商议着复仇大计。在第四幕中,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叛乱者等候着与伯爵的军队会合。这时,有人又捎来了一封信:诺森伯兰伯爵由于无法聚集足够的将士,所以,他决定到苏格兰避避风头;即便如此,他还是衷心地祝愿他的同党——英勇作战的将士们,并希望他们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收到这一消息后,叛乱者放弃了起义而与国王达成协议,并缴械投降。可是后来,国王并没有遵守协议,最终将叛乱者全部消灭了。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并非是这个人的理智思考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叔本华随笔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叔本华随笔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3.伦理道德散论(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