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三节汉族向西南的迁徙和发展(22)
另据记载,自“洪武开滇”始,明王朝还在滇黔一带广置卫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更为稳定也更加严密的军屯组织。所谓“卫所”,《明史·兵志》说:“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其军皆世籍,此其大略也”。据尤中先生解释:“明代卫所兵制有如下几个特点。其一,军皆世籍,父死子继,不得辄改。其二,驻地固定,除非朝廷命令,否则驻地不能变动。其三,军队在驻地屯田戍守,安家落户,不得任意流动,更不允许逃亡,如军户死绝,必得从其原籍另调其家族中人前来充抵。其四,凡为军者必须结婚,携同妻室前往驻地。……明代卫所兵制的这些特点,使进驻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军队,成为了以军屯形成进入云南的汉族移民”1。
明初在滇黔地区建立的卫所,云南境内最早的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置于省城昆明附近的云南前、后、左、右、中五卫,后经陆续增置达l8个卫117个所(含单列“御”、“所”12个)2;贵州境内若以稍后的贵州行省辖区计,设置最早的是贵州卫,始立于洪武四年(1371年),地在今省城贵阳周围3,以后亦增至18个卫,加上原属云南、湖广两省辖下的7个卫,合计为25个卫134个所(内含驻四川境内6个,驻云南境内1个);共计云、贵两省为43个卫、251个所,若按明代卫所的正规建制,应为24。08万人,加上“军余”即随军家属则将近100万人。卫所兵的来源,从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看,大部分为“洪武开滇”时南征大军中的留守部队4,其余为从内地调防而来的军卫将士且与上举屯军互有交叉。
根据以上所叙,仅明初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徙居滇黔地区的各类内地汉族移民便合计达100万人以上。这一数字,如果不考虑明代贵州辖区的扩大,则已略为超过东汉末年滇黔汉族人口的总值而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较之北部巴蜀地区同期的人口数值亦已相差无几。因而可以说,洪武大移民乃是滇黔汉族2000年展史上继汉开“西南夷”以来的又一次划时代的创举。自此以后,滇黔汉族便进入了不断展壮大的上升通道持续至今。其间,规模和影响较大的移民活动,据记载主要有明中叶正统年间“三征麓川”时80万大军中流落滇黔一带的内地汉族将士,明末张献忠余部“大西军”及南明永历皇帝入滇时带来各类人员,清初吴三桂平滇时的所部“西府兵”,以及20世纪初修筑“滇越铁路”时招募而来的外地民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由内地而来的后撤人员、战争难民和赴缅北—滇西战场的抗战将士,20世纪60年代前后进入滇、黔两省“开大西南、建设大三线”的内地员工,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响应号召而来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等等。以上这些外来人口,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汉族且不少人遂就此落籍滇黔。
考察了自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以来内地汉族徙居滇黔的历史脉络之后,让我们再来看滇黔汉族的分布和演变。总的说来,滇黔汉族最初的分布格局,与汉晋之世和巴蜀地区早期的况基本一致,也是主要聚居在城镇据点及其周围平坝地带和交通沿线,以后才随着汉民族的展壮大由平坝向山区、由靠内地区向边境沿线乃至境外蔓延扩散,而最终覆盖了区内的大部分空间。其大致况如下:
明初滇黔汉族的分布格局,无须广征博引而仅据卫所屯军的分布便可知其大概。例如,在云南境内的18个军卫中,共有5个布置在省城昆明周围,至永乐初年原驻滇东南的广南卫调入后1,合计为6个卫共33600人,加上屯兵家属“军余”为13万人左右。同时考虑到城内的督抚、“三司”及工商和城郊的商屯、民屯尤其是臭名昭著的“沐氏勋庄”的存在,则明代滇池沿岸的昆明坝中,汉族人口至少已达20万人左右。再如现为云南第二大城市的滇东曲靖市,明代曾于曲靖坝子内设有曲靖、越州两卫,加民屯则汉族人口亦可达5万人以上。以此推之,明代云南汉族的主要聚居区,还有临安卫(今建水)、景东卫(今景东)、永昌卫(今保山)、大罗卫(今宾川)、澜沧卫(今永胜)、大理卫(今大理)、楚雄卫(今富源)、陆凉卫(今陆良)、洱海卫(今祥云)等;次一级的则为通海御(今通海)、鹤庆御(今鹤庆)、宜良所(今宜良)、安宁所(今安宁)、易门所(今易门)、杨林所(今杨林)、马隆所(今马龙)、木密所(今寻甸)、中屯所(今大姚)等。特点是以滇池、洱海两大区域和珠江上游今曲靖一带较为集中,其余则沿滇川、滇黔、滇缅、滇越四大交通干道而分布,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分布格局并与川、黔两省的汉族分布区连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