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三节汉族在华中的迁徙和发展(6)

21.第三节汉族在华中的迁徙和发展(6)

除因黄巢等北方武装力量经过而生过局部战乱外,整个唐末五代时期江西全境相对安宁,加之经济文化基础已有极大提高,这时期北方移民迁入江西定居者更多,分布也更为广泛,遍及江西各州,而以洪州(治今南昌市)、江州(治今九江市)、饶州(治今波阳)、信州(治今上饶市)和吉州(治今吉安市)为多,赣南的虔州(治今赣州市)也已见有上层移民迁入的记载1。

到两宋时期,北方汉族移民迁入江西者更多,而以靖康乱后为最。据史料记载,金兵大举南侵后,高宗自己率一支官兵由绍兴经宁波并经舟山而到温州。同时,安排“隆祐皇后率六宫宗室近属,迎奉神主,前去江表”2,并派1万名军人护送。而高宗要求“百司州预军旅之事者悉从之”,在洪州设立三省和枢密院的分部处理日常事务。3因此,大批官员和百姓随之迁入江西,这些人大部分都在江西定居。以后还有大量北方的归正军民迁居江西,如淳熙十四年(1187年)自江州军中退役的归正北军大多愿居江西4。嘉熙三年(1239年)秋天,因蒙古军进攻两淮,大批淮南人民迁入江西,其数在十余万人5。

唐宋时期北方人民大量迁入江西,对江西汉族及其语的展变化影响十分深远。据周振鹤、游汝杰先生的研究,中唐以后这样大量的北方人民迁入江西,使赣客语基本形成,而且随着北方移民逐步向赣南推进,赣客语这个楔子也越打越深,不但把吴语和湘语永远分隔了开来,而且把闽语限制在东南一隅。而两宋之际生的由北而南的第三次移民浪潮,使客家话最终形成,并且扩散到闽西南和粤东北。6客家人这个独具特色的汉族族群,终于在第三次移民浪潮中于闽赣交界地区最终形成了。

需要指出的是,唐宋时期江西接受的移民并非仅限于来自北方,南方籍移民亦有较多的迁入,尤其在唐末五代江西经济大开,文化大展时期,应有不少邻近地区的南方籍移民迁入江西。

唐宋时期江西人口的高速增长,使江西开始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一些开较早和条件较好的府州,如洪州、袁州、信州、饶州、吉州等,到宋代已成为人稠地狭的地区。据统计,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江西路官民田总计达45223146亩1,已接近江西全省可开面积的极限水平(1949年江西省的耕地面积也只有4789万亩)。以崇宁元年(1102年)全路人户1664745户计,户均耕地仅27亩多一点,如以一户5口计,人均拥有耕地不过5亩多。在亩产量不高的古代,这几乎是维持一个人温饱状态的最低数字了。尽管南宋初期由于宋金战争的破坏,江西人口有相当损失,但人口密度仍高居不下。嘉定十六年(1223年),江西路(约相当今江西省)的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千米37。7人,居东南各路之最,仅次于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而列南宋全境的第三位。2

为此,从五代开始,江西省已开始向邻近省份输出移民,以减轻日渐严重的人口压力。迁出的江西人,以流入土地耕垦未尽、人口密度较低的两湖、广东为多,江淮之间在宋金战争停息后,亦有部分江西人迁入复垦。

(二)汉族向湖北的迁入和展

湖北地邻中原,黄河流域稍有风吹草动,便有大量移民涌入,但随后战乱往往也波及这个地区,不但迫使北方移民继续南迁,一部分土著居民也随之迁往长江以南,加之战争中人口死亡较多,使湖北人口数量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点,湖北汉族的展历程也就十分曲折。

安史之乱开始后,北方人民开始向南迁移,湖北因地邻中原接受了大量的流民,主要集中于襄阳一带。但随着战火烧及襄阳,北来移民及当地土著又纷纷南逃到江陵及长江以南地区,致使今荆州市和武汉市及湖南北部一带聚集了大量的移民。《旧唐书·地理志》载:“自至德(756~757年)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户口猛增的荆州因此析置新县,治所江陵城在乾符五年(878年)竟一度有30万户,成为“衣冠薮泽”。鄂州(治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元和时户口数比天宝时多了一倍,并已从一个下州升为观察使治所,增领蕲、黄二州,成为中央财赋主要来源的东南八道之一。3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汉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汉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1.第三节汉族在华中的迁徙和发展(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