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一节有影响的古代人物(7)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四月,三世章嘉圆寂于五台山。***乾隆帝伤心地说:“章嘉呼图克图掌印多年,阐扬黄教,安抚众生,留心经律,……朕心深为悼惜。”下诏用7000两黄金造金塔一座,永于镇海寺(在五台山)供设,并于前、后藏施银1500两做超荐法事。
(五)三世却藏
三世却藏(1725~1796年),名阿旺图登旺秋,为三世章嘉之弟、三世拉科阿旺丹增嘉措之兄。6岁时师从巴曲结·彭措南杰受近事戒,取名阿旺丹增贝桑。7岁时,师从敏珠尔二世罗桑丹增嘉措,并受沙弥戒,取法名阿旺图登旺秋。从11岁起至18岁,在安多地区先后入13座寺院学经,游诸辩场。乾隆七年(1742年)去西藏学经,由于前世却藏是**的戒师,因而深受**和颇罗鼐的尊重和供养。十年(1745年)由七世**授比丘戒。十三年(1748年)返回青海时七世**授予“弘扬佛法的阿齐图额尔德尼诺们汗”的称号。回到青海后,先住却藏寺,常去广惠寺、塔尔寺、佑宁寺等寺院讲经。十四年(1749年)任佑宁寺第33任法台。十七年至二十六年(1752~1761年)任塔尔寺第28任法台。二十二年(1757年)建塔尔寺的医明学院(曼巴扎仓)。二十三年(1758年)修缮三世**喇嘛灵塔。三十年(1765年)从青海启程经天祝、阿拉善、鄂尔多斯、多伦等地赴北京探望兄长三世章嘉。又经章嘉引见,拜谒乾隆皇帝,奉旨与章嘉合著《三摩地四缘》。之后赴五台山文殊圣地朝拜。三十七年到四十六年(1772~1781年)任夏琼寺(位于今青海省化隆县查甫乡)第39任法台,任职期间主持修建夏琼寺大经堂和却藏活佛院。自此,历辈却藏活佛又成为夏琼寺寺主。四十一年(1776年)兼任塔尔寺第32任法台。六十年(1795年)起再任佑宁寺第46任法台2年。著有《夏琼寺志》《三世章嘉传》等。
(六)二世王佛
二世王佛(1739~1804年),名噶桑图登意希达吉,今互助县东沟乡拉东村人。自幼被认定为佑宁寺王曲结·扎巴班觉的转世,迎入佑宁寺坐床。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赴藏深造,卑躬自谦,聪明好学,从土观等知名上师学习了许多灌顶、开许法门和静地修正教诫,从而显密双通,回到故乡。二十九年(1764年),出任佑宁寺密宗学院第10任堪布。任满后,奉三世章嘉之命去内蒙古做喀喇沁旗宝成王的受供喇嘛。他在喀喇沁和敖汉两地宣扬格鲁派教法,长期从事宗教活动,一时声名大振。四十八年(1783年),被乾隆帝封为呼图克图,并赐哈达、黄缎。不久,自内蒙古返回佑宁寺。五十年(1785年)被选为佑宁寺第43任法台,任职3年。五十三年(1788年),应敖汉王之请再去内蒙古,于敖汉、喀喇沁、土默特等地从事宗教活动。嘉庆五年(1800年)起,再任佑宁寺第49任法台,七年(1802年)卸职,九年(1804年)圆寂。
(七)三世拉科
三世拉科(1757~1813年),又名阿旺丹增嘉措,系三世章嘉和三世却藏之弟。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去北京当差。五十四年(1789年)补授札萨克达喇嘛。嘉庆十一年(1806年),进藏迎请在藏学经的四世章嘉回京。嘉庆十八年(1813年)圆寂,终年57岁。
(八)一世杨家
一世杨家名洛桑曲达尔,生于民和三川杨家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7岁到塔尔寺出家,取法名洛桑曲达尔。15岁入该寺显宗学院学习。后入藏师从色拉寺著名的热振活佛洛桑益西丹巴热吉学习五部大论。洛桑曲达尔在色拉寺学成后,在他61岁那年参加拉萨大昭寺祈愿法会的辩经考试,获得头等拉仁巴格西学位,被人称作“色拉却达”(色拉寺教法旗手)。据藏史典籍记载,洛桑曲达尔是迄今在拉萨祈愿法会上获得头等拉仁巴格西学位、夺得“教法旗手”桂冠的第一个安多人。洛桑曲达尔成名之后,仍然向热振活佛学习经典,同时从**、班禅等接受灌顶、加持、经教传承,学问日益深厚。后返回故乡,先后到夏琼寺、拉卜楞寺就佛经五部大论立宗辩论,所向无敌,名声大振。他在拉卜楞寺的辩经活动还为塔尔寺和拉卜楞寺的和睦团结与宗教友谊作出了贡献。后洛桑曲达尔出任塔尔寺曼巴扎仓(即医明学院)第35任堪布,成为医药法座导师。洛桑曲达尔一生著作颇多,现存有《般若中的阿赖耶识》《菩提道》等,其中有关般若经典方面的注疏著作被却西活佛指定为塔尔寺的佛学教科书之一,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