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节历史与宗教文献(2)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甘肃、青海两省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新地方志书,其中省志中的《青海省志·民族志》《青海省志·宗教志》《青海省志·人物志》《甘肃省志·民族志》等,州志中的《黄南州志》《甘南州志》等,县志中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志》《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志》《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志》《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志》《卓尼县志》等,均在相关篇目详细介绍了本地土族的族源、人口、宗教信仰、民风习俗等,基本反映了1949年以来土族社会展的总体面貌。***
当然,随着学术新方法、新理论的应用,资料检索方法的改进和检索范围的不断扩大,许多官修史书、私人著述和地方史志中有关土族的史料将会不断被人们现和利用。
三、宗教文献
(一)三世章嘉的论著
三世章嘉是佑宁寺著名的土族高僧,为清代驻京呼图克图之一。三世章嘉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博览藏、汉、蒙古、满文佛学典籍,曾受乾隆皇帝之命主持翻译藏文大藏经,先后编修《正字贤者之源》《同文韵统》,编校《四体合璧清文鉴》《楞严经》、满文《藏经》,指导藏译《金刚经》,编写《喇嘛神像集》《诸佛菩萨圣像赞》,厘定《造像度量经》,撰有《七世**喇嘛传》等。其中所著的《诸佛像集》《佛历年表》当中也散有一些关于土族的相关记载。
(二)三世土观的论著
三世土观洛桑曲吉尼玛(1737~1802年),藏族,是乾隆、嘉庆时期安多地区与三世章嘉、三世松巴益希班觉齐名的高僧。一生著述宏富,其中许多著述与土族历史及宗教息息相关。如:三世土观曾参与三世章嘉所主持的满文大藏经的翻译与编纂工作,及章嘉国师圆寂后,为其撰写《章嘉国师若必多杰传》。所著《宗教流派镜史》一书,全面评述印度内外道、藏传佛教各宗派、西藏本教以及内地道教的展形成及其教义,名扬中外。印度人达斯早于19世纪末译为英文,国内由刘立千先生译成汉文。所著《佑宁寺志》(全称《郭隆寺志诱引智者使》)成书于1775年,是一部反映佑宁寺早期历史的专门著述。全书4万余,共分4部分,即创建经历、历任法台、主要建筑及施主庄园等,书前有简短的序,书尾附嘉色活佛所著《圣地颂》。该书在参阅大量文献史籍及口碑资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耳闻目睹,对佑宁寺创建者的生平、创建经历、前40任法台的弘法业绩、主要建筑,及该寺与周围部落(族)、寺院及西藏地方政府、中央王朝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和考证。该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对我们了解和研究佑宁寺早期历史、17、18世纪安多(尤其是华热)地区宗教展状况及各部落(族)间关系等都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该书对安多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多有涉猎。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对罗卜藏丹津事件的叙述,不仅用一定的篇幅交代了这次事件生的原因及展过程,并且毫不保留地披露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一名佛教徒,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此外,该书语流畅、优美、简练,既为历史著述,又可作文学作品赏析,表现出作者丰厚的文学造诣。
(三)三世松巴的论著
三世松巴益希班觉(1704~1787年),出身于青海和硕特蒙古王族,为二世章嘉和二世土观的弟子,曾任哲蚌寺郭莽扎仓堪布、锡金吉蔡寺法台。乾隆二年(1737年),陪同三世章嘉若必多杰去京,校对内地印制的藏文经籍,获得“额尔德尼班智达”名号,被乾隆皇帝委为内蒙古汇宗寺法台。在青海曾任佑宁寺、羊官寺(在今乐都县寿乐乡)、龙沟寺(在今乐都县引胜乡)、白扎寺(在今互助县丹麻乡)、都哇寺(在今大通县青山乡,亦名祁家寺)等寺法台。他精通显密和医学、工巧、历算、梵文、声韵、文法、绘画等。一生涉足甘青、卫藏、内蒙古和祖国内地,阅历丰富,几乎对西藏文化所有学科都有论著,是一位博学多产的学者。其代表作《如意宝树史》系统论述印、藏、汉、蒙佛教史,资料极为丰富,已有英文、德文、俄文和汉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