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四节文化创新(2)
放鸟飞原来是毛南族在过年时的一个习俗(可参看第三章第十二节)。***现在已经成为分龙节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分龙节祭祀仪式结束时,让师公将鸟粽分给现场群众,使大家既有现场感,也有共同纳福的感受,让自己觉得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使得分龙节上民族文化的特点更加突出。
(三)“顶卡花”文化的创新。“顶卡花”即花竹帽,原来是毛南族的生产生活用具之一,为毛南人出门遮阳挡雨之用,也作为青年男女的爱信物之一,实用性较强。随着社会的展,现在人们出门已不需要携带这些用具,其实用价值已经失去,因此,顶卡花编织工艺曾面临灭绝的境地。后来,经过毛南族文化人的建议,把它当做毛南族赠送宾客的礼品之一,提高了它的文化品位,成为毛南族经典的文化品牌之一。这是毛南族文化创新最为成功的范例。现在傩面雕刻也正走上这条创新之道。
(四)文艺的创新。“肥套”之所以被誉为西南地区古代傩戏的活化石,成为中国古代傩文化的代表之一,就是因为在这个仪式中,有傩舞、傩歌、傩戏、傩乐、傩面具及乐器和服饰等戏剧表演的基本特征。在这些表演中舞的分量最重,几乎每场都有舞,其中以《瑶王舞》《穿针舞》《鲁班搭桥》《恩公架桥》最为著名,其动作粗犷古朴、贴近人性,舞蹈语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傩歌节奏明快,感丰富,以“柳兰咧”调——《三娘与土地》里的插曲最为著名,它讲叙三娘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窦初开的少女的过程,既有美丽的容貌描写,也有其心理成长历程的描述,感人至深;傩戏则有《三娘与土地》等。这些节目曾在毛南族地区上演了数百年,为当地群众所喜爱。直到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的展,人们对表演艺术的要求更高,这些节目由于节单一已逐渐没落。毛南族文化工作者通过对这些节目的整理、改编,加入时代感强的内容,把很多节目加以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娘与土地》。在“肥套”里,这个节目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角色只有一旦、一末、一丑,节简单,故事没有起伏。改编后的《三娘与土地》成为多场话剧,加入了更多的剧节,把原来的舞蹈动作进行更到位的夸张,增加了文学性强的对唱,保留原来的唱腔,对节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达到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柳兰咧”调原来只在“肥套”里唱,但经过毛南族文化人的改编,变成了毛南族的《迎客歌》,其优美明快的旋律至今流传在整个毛南山乡。2003年,县艺术团的编导把毛南族的傩舞改编成舞蹈《傩祭》在南宁演出,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