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历史和牌匾、碑刻文献(1)
毛南族是我国一个勤劳、勇敢、好学、富有聪明才智的少数民族。该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体系,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有关本民族的族源、生产、生活及民风民俗的概况,宋、明、清时期官修史书都有零散记载,而本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有关专家撰写的毛南族文学史和民俗民风集以及有关的民间文学专著,更集中地反映历代毛南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保存及研究有关毛南族重要的历代文献和现代文献,对于了解毛南族悠久而光荣的历史,激励毛南族人民在祖国和毛南山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奋进取,争取有更大作为和成就,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文献资料
(一)官修史书。毛南族的“毛南”一词,原为“毛难”(1986年改为毛南),在历代汉文史籍中,对“毛南”一词曾有“茅滩”“茆滩”“茅难”“冒南”“毛难”等不同的写法,这些都是“茅滩”一词汉译用词的多种演变。“毛难”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宋代,使用的是“茅滩”。“茆滩”,据《宋史》卷四九五《蛮夷列传三》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第14212页记载,宋崇宁(1102~1106年)、大观(1107~1110年)年间,宋朝为“置州拓境,深入不毛”,曾在这边隅之“蛮地”设置有十二个州,后因粮饷短缺,“莫能支吾”,人民不断反抗而先后罢置,只有观州因“控制南丹,陆家砦、茆滩、十道及白崖诸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才没有废掉。《宋史》的《蛮夷列传一》《蛮夷列传三》对茆滩人的生活习俗、反抗官府的斗争多有记载,如《宋史》卷四九五《蛮夷三》第14221页记载,景祐三年(1036年)以镇宁州(今环江县西部毛南族聚居区)“蛮酋”莫陵为的700多名蛮人和其他各族先民起来反抗,宋朝调兵往讨,后经广西转运使“贷其罪”,诏劾之,已而释之,反抗斗争才被平息。《光绪朝东录》(五)第5311~5313页记述了在思恩、河池、南丹三县交界的毛南族和壮族地区,欧四、徐大的“会党”起义队伍同清军和“团练”展开激战,使清军“前锋错失,伤亡极多,管带韦嘉福被击毙”。这些战斗既然在毛南族聚居区进行,自然有毛南族人民参加,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官府文献,对研究毛南族人民的反清斗争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明史》卷三一七《广西土司》第82080页记载“宣德五年(1430年)总兵官山云讨庆远蛮寇,斩七千四百,平之。九年,云奏:思恩县蛮贼覃公寨(茅难人)等累年作乱,今委都指挥彭义等率兵剿捕,斩贼。梁公成,潘通天等枭之,仍督官军搜捕余党。帝赐敕慰劳。”这些文献记载了明代毛南人反抗封建压迫剥削的斗争。《元史》卷六三《地理志六》和《清史稿》卷七三《地理志二十》都有对毛南人聚居地——三南地区的地域划分和地理地貌的粗略叙述。
(二)古代学者的著述。宋、明、清时期,除了官修史书中搜集有不少关于毛南族的历史资料外,许多古代历史学者的历史著作也记载有一些关于毛南族的资料,如宋代学者周去非编撰的《岭外代答》就对毛南族的族源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宜(州)之西境有南丹州、安化三州一镇,又有抚水、五峒、龙河、茅滩、荔波等蛮及陆家砦。”“自融(州)稍西南有宜州。宜处群蛮之腹,有南丹州、安化三州一镇,荔波、赢河、五峒、茅滩、抚水诸蛮。”还有清代学者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方舆编职方典》,对毛南人聚居地的地形、地貌、物产、生活习俗也有着较为详细的记录。陈梦雷认为,唐至元末,庆远府境内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山高地瘠,田寡人稀,刀耕火种,以为馔粮”之地,封建王朝既无丁户之籍,也无赋税徭役之征。《古今图书集成》转引自《庆远府志》记载“稻种不一,黍早晚二种,荞麦春秋二种,菽各种不一”,并能引水灌溉。史籍有“竹筒水泉,最是佳事,土人往往能之”的记载。“桂西北和桂中地区是广西主要的产牛地,当地饲养黄牛多于水牛;饲养的家畜种类有牛、马、羊、猪等。”这应该是环江毛南地区养牛业展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