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节族称族源(2)
侗族先民被贯以“峒”类之名的原因,清代《柳州府志》卷三十《瑶僮》说:“侗人所居谿峒,又谓之峒人。”而徐松石在《泰族壮族粤族考》中所“侗族”之名与洞庭湖有关联,1看来属附会之说。有学者认为,“侗族之所以被别的民族称为‘峒人’,乃与其历来选择较平的地点聚居这一事实有关”2;又有“峒人”名称之由来,可能与其居地被称为“溪峒”有关,溪峒是指四周环山的平坝,该平坝中溪流纵横3;还有的认为,“隋唐文献中多称湘黔桂边境羁縻州所属地区为洞或溪洞,宋代‘峒’成为羁縻州所属和行政单位,经常‘州峒’并称”,羁縻州一般辖有若干“峒”,“历史上对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称为‘峒民’或‘洞人’,后来,‘峒’或‘洞’便演变为对侗族的专称了”。4又有“侗族居处山中小坝,开若‘洞天’,故谓‘峒民’”等等。5至今,在侗族地区还有许多地方仍保留着“峒(洞)”的名称,如黎平、从江的顿洞、贯洞等地叫做“六洞”;岩洞、曹滴洞一带叫做“九洞”;黎平的潭洞、特洞一带叫做“八洞”;黎平还有肇洞,榕江有利洞,三江有独峒,三江、龙胜、锦屏、新晃、通道等侗族村寨,也有不少以“洞”命名的。据此,侗族的名称是由“峒”或“洞”这样的行政区划单位逐渐演变而来的。
至于自称中的“干”,则与栅栏、江西简称之“赣”以及“干越”之“干”等有关联,而“金”又与古代“黔中郡”之“黔”的古音、侗语对“山冲”“洞”等称的音近或音转有关。1
另外,还有以地名称呼侗族的,如“三宝侗”“天府侗”“下河坝侗”“九洞侗”“六洞侗”“七十二寨侗”等。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在民族识别的第一阶段,侗族被识别为单一民族,并统一称为“侗族”,从此在法律上确认了其名称地位。
二、侗族族源
关于侗族的族源,学术界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不同说法:土著说和外来说,外来说中又有“梧州说”和“江西说”。土著说认为,侗族先民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今贵州、湖南和广西三省区,他们是形成侗族的主体部分,“侗族从远古以来,就居住在湘黔桂毗邻的这块土地上。……侗族是土著民族,土著是侗族的主流。”2“侗族是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土著民族”。3在持土著说之时,还有的学者认为:“侗族是一个以土著为主,并吸收外来成分的民族,它就是由魏晋时出现泛称的僚人土著在湘黔桂边境的一部分,经过长时期和其他民族及人们共同体的互相交往,互相影响中展起来的,包括由广西梧州和江西吉安府迁来的侗族先民在内。”4持此说者的根据主要是民间的迁徙史歌、史书记载以及考古掘等。5
对于“江西说”,主要是依据家谱、史籍记载及传说。至于流入现居地的原因,则有逃荒、经商、战乱等。6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立于从江县上皮林寨的一块石碑记述当地石姓侗族来源:“盖自江西故籍,郡号武威吉安府之属,吉水县之氏……迨至治极乱生,三一五二之抽丁,十去而十不返;七三六四之赋税,一不减而二增,兵残民命,难于保身,不得已而为异域之迁移,扶老携幼,维其跋涉,弃故土而投他乡。至我皮林,开疆斩土……”1《我们祖先怎样落在这个寨子上》则唱道:“我们祖先本姓杨,住在江西太和县,地名叫做朱始巷,那里原来很安静,绿竹满坡笋子壮。可依地理先生说,那里地势不兴旺。我们祖先去算命,也说搬迁才吉祥。还说搬迁要出千里外,子孙才兴旺。”2明朝掌管通道播阳司的长官即为江西籍汉人。当时有许多入境通道的汉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土著民族建立了人身依附关系,把自己的姓送给土著人,谓为同宗同姓同籍。当地侗族有“三百好姓留汉人,剩下六十差姓给我们”之说。3对“江西说”,不少学者倾向于是侗族在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来自江西的汉人所致。如《侗族简史》称:“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江南籍的汉人,因战乱或不堪忍受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压迫,便迁入侗族地区。到了明代,朱元璋为了巩固地方政权,加强封建统治,除沿袭元代衣钵以‘随军有功’人员任长官司而外,还在侗族地区安屯设堡,‘拨军下屯,拨民下寨’,对侗族人民进行军事统治,而且这些人大都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汉人。……侗族先民来自江西之说,实际上是民族融合的反映。”4对这种民族融合的状况,侗款中曾说道:“东方人来起,西方人来往,来了三姓不知,五姓不难,合在一起,聚在一团,团做一寨,喜笑同乐,外患同忧,里内连裙,谁人心不平,都齐来劝解,谁人有高低,甜细语来安慰,忧患深藏,乐同笑嘻,跟随大伙讲花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