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节宗教信仰(3)

3.第一节宗教信仰(3)

金鸡图腾。鸡家的人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金花鸡的蛋里孵出来的,所以他们就姓鸡。鸡家的人取乳名,多带“金”字或“鸡”字,表明他们是金鸡氏族。白族的他称中,有6种称为鸡,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大理国宰相高氏的后代,也被永胜彝族支系子里人称为“阿盖”,即鸡家。白族的金鸡图腾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云南流传的金马碧鸡的神话。碧鸡即金鸡,白族村寨许多都用鸡与马命名,如马登、马久邑、马家坪,上鸡邑、下鸡邑、鸡鸣村、鸡登村等等。佛教传入白族地区后,金鸡又佛教化。民间传说著名佛教圣地鸡足山就是金鸡开辟的,祥云县有两座金鸡庙,邓川有鸡鸣寺,兰坪也有金鸡寺,大理有鸡岩寺、金鸡山、金鸡石、鸡登等,地名就更多了。《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青蛉县禺同山有金马碧鸡,光景时时出现。”青蛉县为今大姚、姚安一带,为古代白族的聚居地之一。

4。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在白族地区也十分普遍。白族人认为祖先虽然逝去,但他们和活着的人关系仍很密切。白族人家家户户都在堂屋或二楼的正中间设祭祖灵台,供奉历代祖先牌位。大姓家族还建有宗祠。每逢年节都要供奉酒肉饭菜,烧香磕头祭祀。清明节要上坟祭祖扫墓。最隆重的祭祖节日是农历七月,初一早上即举行仪式,将历代祖先的神灵接回家中供奉,每日早晚吃饭前用饭菜供祭,到十四日做酒席大祭,用黄、白色的锡箔纸、草纸等做成冥钱,装在纸袋内,上写某某祖先收的字样,焚烧祭祀,称为烧包。十五日家族阖族到宗祠举办盛大酒席,隆重祭祀列祖列宗,并给历代祖先烧包。

大理白族还盛行一种与祖先崇拜密切相关的宗教活动,白语称为halxioufhuix(意为“看香火”)或bierxilngv(意为“问祖先”),就是通过巫婆,向逝去的祖先询问相关问题,祈求平安。白族人,特别是白族农村妇女,不认为这是一种迷信活动,而是与逝去的祖先沟通的形式。凡是家中逢灾遇害,或是有不吉利的事,家里就会请巫婆来“看香火”,以求趋福避害。

勒墨人的祭祖主要在农历大年初一(白族古历的龙日)。过年祭祖,全家人都要到齐,外出的人也必须赶回家,若人不齐就不祭。这天早上鸡叫三遍就开始祭祖,先要在房内插一棵松枝,这棵松枝叫祖先树,代表祭祖台。祭祀必须由巫师(白语称为“朵兮博”)主持,祭品是米饭和酒肉。祭祀开始,“朵兮博”要喊这家所有去世祖先的名字,然后说,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了,我们摆了新饭新酒新肉,请你们回来吃,请你们保佑家里清吉平安,年年丰收,人畜两旺。“朵兮博”主持祭完一家又去一家,一直到全村都祭完为止。

二、本主信仰

本主信仰,是白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一种宗教信仰。白语称为“武增”“武增尼”“增尼”(意为“主人”或“我们的主人”),也称“东波”(祖宗)、“老谷”(意为“男性始祖”)、“老太”(意为“女性始祖”),这些称呼有主人和祖先的含义,但本主崇拜并不是单纯的祖先崇拜。按其社会功能,本主即“本境之主”,是掌管本地区、本村寨居民生死祸福的村社保护神。

除白族支系勒墨人不信仰本主外,其他各地的白族都崇拜本主,只是有的地方同彝族一样称为“土主”。本主崇拜在白族当中根深蒂固,影响极为深远。在云南大理州境内的白族村寨,几乎各村各寨都祀本主。有的一个村祀一个本主,有的几个村共祀一个本主。据最近的调查,大理境内共有本主庙986座。其他白族地区还有一定数量的本主庙。

从本质上看,本主崇拜源于原始社会的社神崇拜和农耕祭祀活动。至于其正式形成为一种人为性质的宗教信仰,则应在南诏时期。倪辂本《南诏野史》记载:“蒙氏(细奴罗)平地方,封岳渎,以神明天子为国步(本)主,封十七贤为十七山神。”有人认为这是白族本主崇拜的雏形。又据胡蔚本《南诏野史》记载:“贞元十九年(803年),王(异牟寻)封云南金马、碧鸡二山之神为景帝。”公元794年,南诏王异牟寻和唐王朝使节崔佐时举行“苍山会盟”,就是在苍山神祠(现今苍山本主庙)进行的。从白族本主封号多称“景帝”“灵帝”,以及在宋末元初就与云南白族断绝联系并落籍湖南桑植的白族至今仍然笃信本主的况来看,白族的本主崇拜在南诏时期就已经形成,并且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的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第一节宗教信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