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节白族作家文学创作(1)

3.第二节白族作家文学创作(1)

白族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学传统。***其中,丰富多彩的白族文学,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历史上,由于白族文字“老白文”没有全民族通用,白族作家都用汉语文进行创作,加上历代封建王朝的文化**政策,因此,尽管白族作家文学在历史上曾经取得过高度的成就,但都被列为汉族文学的一部分。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才充分肯定了白族作家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为白族作家文学的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受到重视,白族地区很快培养出一批自己的作家、诗人、评论家,他们都创作了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作品。著名的如杨明的戏剧,晓雪和张长的新诗,杨苏和钟铁夫的小说,张文勋和李缵绪的文论。此外,那家伦、景宜、凝溪、张焰铎、尹明举、李灿南、杨亮才、赵橹、严亭亭、袁冬苇、李洪文、何立义等都进行了卓有建树的文学创作,在全国范围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白族文学

1。诗歌

历史上,每朝每代都有白族诗人和诗作产生,诗歌创作十分繁荣。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代诗歌保存下来的很少。仅从现在保存下来的专集和散作的内容、思想和艺术性来看,白族诗歌创作在唐代以来的1000多年间都非常丰富。

南诏大理国时期,寻阁劝、赵叔达、杨奇鲲、董成等,都是有名的诗人。当时的诗歌创作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多篇作品被选入《全唐诗》。

南诏王寻阁劝写过不少诗作,但保存下来的很少,仅有《星回节游避风台与清平官赋》。全诗用汉语写成,但其中夹杂了不少用汉字记录的民族语词。全诗如下:

避风鄯阐台,极目见■越。悲哉古与今,依然烟与月。

自我居震旦,翊卫类夔契。伊昔经皇运,艰难仰忠烈。

不觉岁云暮,感激星回节。元昶同一心,子孙堪贻厥。

寻阁劝是南诏第七世主。“星回节”是南诏的年节。“鄯阐”是南诏别都昆明。“■越”即今保山、腾冲一带。“震旦”是百姓、臣属对诏王的称谓。“元昶”,南诏谓“朕”曰“元”,谓“卿”曰“昶”。“翊卫”,意为辅助。

赵叔达的和诗,题名《星回节避风台骠信命赋》,诗云:

法驾避星回,波罗毗勇猜。河阔冰难合,地暖梅先开。

下令俚柔洽,献琛弄栋来。愿将不才质,千载侍游台。

赵叔达为清平官,类似宰相。南诏谓“王”为“骠信”。谓“虎”为“波罗”,“野马”为“毗勇”,“猜”意为“射”。“俚柔”为百姓。“弄栋”为地名,今姚安县一带。

杨奇鲲,是南诏隆舜时的清平官。史书说他“读书贯穿百家,有诗名”。《全唐诗》录有其《途中诗》:

(缺句)

风里浪花吹更白,雨中山色洗还清。

江鸥聚处窗前见,林狖啼时枕上听。

此际自然无限趣,王程不敢暂留停。

此诗是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南诏王派杨奇鲲到成都迎接唐王朝安化长公主途中所作。诗作把途中优美的自然景色,写得趣味盎然,又把自己因公务在身,不敢停留贪恋美景的心表现出来,意境高洁。

杨奇鲲还著有《岩嵌绿玉》诗。这是根据大理石传说创作的诗。据传,仙女谪居苍山,后来乘凤返回天宫,玉翠、珠花遗留在苍山上,变成了美丽的大理石:

天孙昔谪下天绿,雾鬓风鬟依草木。

一朝骑凤上丹霄,翠翘花钿留空谷。

董成,大长和国布燮(类似宰相),著名诗人。今仅存《思乡》一,把客居异乡、心怀故园的怀表现得真切而又深邃: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明代,白族地区又涌现出大批诗人,杨黼、杨士云、李元阳等在诗歌创作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杨黼继承白族文学传统,用老白文创作了大量的白语“山花体”诗歌,但大都亡佚,保存至今的代表作《词记山花·咏苍洱境》,描写苍山洱海的风景名胜,追忆先世,感慨自身。既是白族文学的重要杰出诗作,又是重要的老白文文献,在白族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第二节白族作家文学创作(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