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三节文化互动(1)

5.第三节文化互动(1)

白族是一个具有突出文化包容性的民族。白族的民族展是多源同流的,白族的文化是在多源的基础上,吸收了兄弟民族乃至国外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创造出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文化形式。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得白族与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极为频繁,这也是白族文化生生不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一、白族文化与兄弟民族文化的交流

白族文化是在数千年的历史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结果,它是以洱海地区的土著文化为主,融合了氐羌文化、古越文化、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等民族和地域文化形成和展起来的多源同流的文化统一体。这已经得到考古和历史材料的充分证明。

1。白族文化与氐羌文化

白族先民的主体来自古代氐羌族群。约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由于北方匈奴的扩张,氐羌族群被迫离开甘肃和青海高原南下,经四川沿横断山脉进入云南西部,与当地土著氏族、部落融合,过着“椎结,耕田,有邑聚”的生活。当他们来到洱海地区,融合到土著族群中之后,也就把氐羌文化融合到了洱海地区的土著文化之中。大理点苍山掘的新石器文化中的石器和陶器,明显地带有西北文化的特点。点苍山佛顶甲乙二址和白云遗址现的半穴居遗迹,与西安半坡原始人的半穴居式房屋亦属同一类型。徐嘉瑞在《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中说:“大理文化渊源,方面甚多。但其中最古之一支,乃受西北高原方面的影响。此一支文化为中国最古之文化。据苍洱境古迹考察报告谓:‘马龙遗址石器中之斧凿,与华北史前时代所出者同式’……又据报告云:‘大理所常见的陶片,带压制继续纹者,华北除甘肃外,他处未有。’”今天的藏缅民族,就是古代氐羌族群的后裔。白族与其他藏缅民族的共同的文化特点,就来源于古代氐羌文化。如白、彝、纳西、拉祜、傈僳等民族有共同的民族节日——火把节,就是古代氐羌民族火崇拜文化的遗留。

2。白族文化与巴蜀文化

白族古称僰人。古代僰人与巴人、蜀人在地缘、血缘上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僰人所建的僰侯国,就在今四川宜宾县。据《华阳国志》载:“杜宇称帝,号曰望帝。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南中的地域范围,包括贵州西南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大部,在这个地区内,分布着大量的僰人。僰人是“羌之别种”,而氐羌又与巴、蜀关系密切,如《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说:“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在蜀西川也。”约在公元前16世纪,黄帝族和羌族是一个族群,只是后来黄帝族进入了中原腹地,羌人却仍然留在西北和西南,衍化成了两个民族系统。因此,在族源上,作为羌之别种的僰人,与巴人、蜀人有共同的古代来源。

公元前3世纪初,秦始皇先后派李冰、常頞开凿从僰道到云南曲靖的“五尺道”,沟通了滇蜀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西汉时,汉王朝也以僰道县为起点,向南开筑全长二千余里的通道,使通道抵达今红河北部。王莽时镇压僰人起义,大批僰人西迁进入滇西的洱海地区,成为白族的一部分。

3。白族文化与荆楚文化

春秋时期,楚国农民庄蹻揭竿起义,楚顷襄王联合秦国势力进行镇压。庄蹻率起义军向西南撤退,进入滇池地区,因其部众人数远少于滇池地区的僰人等少数民族,只能“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庄蹻及其部众被当地土著民族同化,楚人的文化也自然融合到滇僰文化之中。

徐嘉瑞认为:“楚国人民,从庄蹻入滇者甚多,其后皆留居于滇国及大理。大理之名家,即庄蹻之后。其宗教习俗,已随大量移民,传入滇中,更深入大理。”这里的“名家”,指的是洱海地区的赵、李、杨、董等贵族。《太平寰宇记》中说:“昆弥国,亦名昆明,在爨之西洱海为界,即叶榆也……以杨、李、赵、董为名家,各擅一川,不相统摄,自云其先本汉人。自夜郎滇池以西,皆云庄蹻之余种也。”徐嘉瑞还认为:僰人文化与楚文化有许多类似的地方,或者说僰人文化明显地受了楚文化的影响。比如,《白国因由》中有茉莉羌的传说,楚国的辰阳也有茉莉羌的传说,等等。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第三节文化互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