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节古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2)

2.第一节古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2)

阁逻凤尊重汉文化,“不读非圣之书,尝学字人之术”。他任用从川南俘虏回来的、精通儒学的西泸县令——汉人郑回教授王族子弟汉文化。他还赐名郑回为蛮利,后郑回官至南诏清平官(即宰相)。

唐宝应元年(762年),阁逻凤率兵“西开寻传(今云南云龙以西至缅甸伊洛瓦底江西岸)”。广德二年(764年),修筑阳苴咩城,同时修筑龙尾城。唐永泰元年(765年)修建拓东城(今昆明市),作为南诏的陪都,同时又控制了通往东南亚地区的重镇步头(今云南元江一带)。至此,南诏对整个云南地区的统治进一步巩固。

四、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南诏王异牟寻

异牟寻(754~808年),南诏第三代国王。唐大历十三年(778年)继任南诏王位,南诏重新归顺唐后,朝廷袭封他为南诏王,赐“贞元南诏印”,在位30年,谥号孝桓王。

异牟寻在位时,对南诏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唐兴元元年(784年),异牟寻自太和城迁都史城(又称大厘城,即今喜洲),改国号为大礼国。三年后又把都城迁至阳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异牟寻封五岳四渎,设清平官(宰相)一职,改原来的“六曹”为“九爽”,又立“三托”和大、中、下、小四府。行政区划设十■、六节度、二都督。这是适应南诏政治、经济和文化展的重要改革,使南诏的政治、经济、文化展进入鼎盛时期,南诏当时的疆域远超现在的云南省版图。

异牟寻的最大功绩是与唐朝重新和好,开创了南诏与唐朝关系史上的新篇章。唐贞元九年(793年),异牟寻派三路使臣到成都后又赴长安,表示诚心归顺朝廷。第二年,唐朝特使崔佐时与异牟寻在苍山神祠举行会盟,册封异牟寻为云南王,史称“苍山盟誓”。唐贞元十六年(800年)六月,异牟寻派其子寻阁劝率使团赴长安朝贡,并向朝廷敬献大型南诏奉圣乐舞。异牟寻还积极倡导学习、推广汉文化,派遣大批王室子弟到四川成都的专门学校学习,对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异牟寻顺应历史展的趋势,自觉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大理国的创建者段思平

段思平(893~945年),古代白族杰出的政治家,大理国的开国国王。大理喜洲人。为南诏清平官段忠国六世孙,布燮段宝隆子,出身军将世家。他出生时,家道中衰,已成没落贵族家庭。童年时代,家境渐贫,传说他曾牧羊山中。不过,世宦家庭培养了他的治世经纶和武艺,而贫困的劳动生活,又使他体察了民间疾苦和奴隶制度的残暴,为他后来动广大农奴和奴隶率兵起义奠定了基础。

段思平武艺超群,才干出众,积功升任通海节度使,成为威震一方的统兵大将。当时,南诏蒙氏奴隶制政权先后被郑氏大长和国、赵氏大天兴国和杨干贞的大义宁国代替。杨干贞贪婪残暴,民怨极大,而段思平则深受人们的爱戴,“凡牧牛、牧马及鸡鸣、犬吠等处,皆云段思平为王。”杨干贞听此传闻,十分惊骇,多次派人追捕段思平,妄图除掉这个威胁自己权势和地位的心腹大患。由于民众的掩护,段思平一次次化险为夷。

为了彻底推翻杨干贞的统治,段思平遂以“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为号召,获得广大奴隶、农奴的响应,又以“赦徭役”为条件,取得滇东三十七部的支持,于公元937年2月举行起义,攻占阳苴咩城(今大理城),灭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即位后,段思平履行诺,释放奴隶,减轻赋税,赦免徭役三年。同时,厉行改革,“尽逐杨氏邪臣,罪大者正罚爽,表暴贞良。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废除奴隶制,建立和推行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推行实物地租,把南诏末年以来各族、各部分裂、战乱的局面重新统一起来。

在建立封建制度,安定社会秩序的基础上,段思平励精图治,展生产。他提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推广铁制农具和汉族的先进耕作技术。同时还鼓励展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使大理国的社会经济在短期内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展,百姓富裕,生活安定,史书称大理“地广人庶”。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节古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