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一节白族文献概况(5)

5.第一节白族文献概况(5)

九、万历《云南通志》

明代著名白族学者李元阳主持编撰的云南省著名地方史志——《云南通志》,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成书,是第一部由云南少数民族本土学者编纂的省志。共十七卷,分十二志,五十九目,即地理志(含地图、星野、沿革、疆域、形势、山川、古迹、风俗、物产、堤闸、桥梁、宫室、冢墓十三目),建设志(含职官、治署、城池、仓贮、关哨、亭铺、养济七目),赋役志(含进贡、户口、田赋、课程、盐课、差、民役七目),兵食志(含官数、军数、屯征三目,每目下又有细目),学校志(含庙学、科目、附书院、颁降书四目),官师志(含名宦、题名、流寓、政录四目),人物志(含人物、乡贤、孝义、烈女四目),祠祀志(含祀典、群祀二目),寺观志(含寺观、仙释二目),艺文志(含遗文、版刻二目),羁縻志(含夷司差、贡象道路、分制吐蕃、僰夷风俗、爨蛮风俗、滇国始末、白国始末、南诏始末、历代史传摘语九目),杂志(含灾祥、怪异二目)。该志吸收历代地方志的优点,以独具匠心的编排、类列分明的条目、旁征博引的资料、独到的见解而为后世所瞩目。其中《赋役》《兵食》《羁縻》《学校》诸志系李元阳创,亦为后代云南省志所承袭。

李元阳为官多年,任过县令、知府等亲理民政的地方官,有浓厚的经世思想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因而十分重视方志的经世致用功能,故万历《云南通志》详细记录了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譬如,在该志“物产”中有关“玉蜀黍”“番薯”(即今俗称红薯)等外来作物的记载,为今天研究外来作物传入中国的时间、地点、路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佐证。旅美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在研究玉蜀黍、番薯传入中国的课题时,基本翻遍了美国著名图书馆所藏的3000种方志,得出结论说:“最重要的史料是李元阳1563年版的《大理府志》和1576年版的《云南通志》。”这充分表明万历《云南通志》在记载经济方面的内容,尤其是物产方面,在全国范围内也属上乘佳作。可以说,万历《云南通志》是云南方志编纂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后世的方志编纂有很大的影响。

十、白文本子曲《鸿雁带书》

本子曲是白族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用白文书写,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洱源县一带,实际上就是民间叙事长诗,但也可以说唱。本子曲的主要特点是:长短不一,长的有上千行,短的只有40行。有较为完整的故事节,其形式则是由“七七七五”的白族调(即所谓的“山花体”)基本词调或各种联章词调构成长篇。可以用三弦伴奏进行演唱。本子曲目前已收集到50多种。

《鸿雁带书》是白族著名本子曲,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剑川县白族地区。过去剑川一带的白族男子因为生活困苦,常常要远离家乡外出做工,有时几年不能回家。长诗表达的就是留在家中的妻子对家中苦境的倾诉和对几年不能归家的丈夫的思念,可谓一字一泪,如泣如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唱词以韵文书信往来互诉离别恨,一般由以下章节构成:问信;寄信;回信(十更曲);寄妻(五更曲);回夫信;回妻信;母寄儿书;准备回家;迎夫归。民间流传的《鸿雁带书》本子较多,剑川沙溪长乐张萃廷先生珍藏的《鸿雁带书》曲本,用本色绵纸包背线装,行体墨书,页面12。5x12。5(平方厘米),无边栏,每页8~9行,每行10~13字,全曲约160行。白口,无页码。正文用毛笔墨笔书写,字体行楷相杂。其文字以假借汉字为主,但也有不少自造的白文字体。作为重要的白文民间文献,该书对研究白族民间文学以及白族语文字均有珍贵价值。从曲本款识可知,该曲本口述者为杨昌炽(20世纪20年代去世),原抄者为张祖烈(20世纪40年代去世),1943年经张萃廷批阅校订。“文化大革命”期间,张萃廷将曲本用油布包裹埋于地下,1980年方取出,本子得以传世。现由施珍华转借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并裱为卷轴陈列于民俗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第一节白族文献概况(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