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积极促进民族团结(1)

1.第一节积极促进民族团结(1)

白族与兄弟民族之间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白族与汉族之间,以及白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虽然由于历代剥削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一些不幸的插曲,但团结友爱、休戚与共、和睦相处乃是白族与兄弟民族关系的主流。

在白族人民中,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九隆神话》。其大意是古代云南哀牢地区有一女子名叫沙壹(一作沙壶),在水中接触到龙王所化的沉木而怀孕,后生下十个儿子,十个儿子娶妻繁衍,散居各地,展成为包括白族、彝族、汉族在内的各兄弟民族。历朝历代的白族人,正是以这种“同根同种”的意识对待其他兄弟民族,并以博大包容的胸怀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云南全省、西南边疆乃至中华各民族的团结和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与汉民族的交往和密切关系

白族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中,与汉族交往历史最为悠久、关系最为密切,受汉族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少数民族之一。最能深刻体现白族与汉族历史关系的当属白族语。据研究,白语中有70%以上的词汇都是汉语借词,很多还是上古时期的汉语借词。从中可见白族与汉族的交往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开始,而且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空前的。

大约在公元前339年到前328年间,楚将庄蹻率部入滇,“以其众王滇”,庄蹻本人及其部下“变服从其俗”,融合于白族先民滇僰和其他民族之中。他们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楚文化得以在滇僰中推广,促进了滇僰社会的进步。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在今云南地区设益州郡,洱海地区亦在其中,为叶榆县。汉代在西南边疆地区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如设立学校、移民屯垦等,汉民族人口也随之进入洱海地区,对白族先民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展起到了积极影响。隋唐之际,洱海地区的白族先民河蛮已经普遍使用汉姓,有较好的汉语文水平。

南诏时期,洱海地区进一步加强了与内地汉族的交流。在唐王朝支持下,南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南诏立国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积极加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南诏的政治、军事统治制度基本仿照唐代设置。南诏每年派大量的王公子弟到成都学习汉文化,“传周公之礼乐,习孔子之诗书”。大量汉族精工巧匠在南诏直接从事生产,从而使南诏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展。南诏还将俘虏来的汉族知识分子如郑回等人吸收到统治集团中,任清平官(宰相),教南诏子弟儒学,南诏凤伽异、异牟寻、寻梦凑三代国王都是郑回的学生。内地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南诏经济文化的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理国时期,尽管宋王朝采取了不接触大理国的消极政策,但白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民间友好往来仍然非常密切。公元10世纪末叶,四川农民起义军遭到宋王朝镇压,不少起义人民来到大理国境内居住;公元11世纪,川西遭到了灾荒,汉族农民无法生活,千里南迁至金沙江以南的大理国地区,他们与白族人民共同劳动,互通婚姻,逐渐学会了白族语,接受了白族的生活习惯,最后融合于白族之中。这种历史展中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历史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与历代统治阶级所实行的强迫同化的民族压迫政策,有着本质的不同。

元代,云南设行省,纳入了元王朝的中央政权统治之下。不少汉族人民由于仕宦、经商和屯军来到洱海地区。到明清时期,白族地区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与祖国内地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白族人民与内地汉族人民之间往来更加频繁,特别是本地白、汉两族人民长期劳动、生活在一起,共同掀起反抗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结成了血肉关系。

明代从内地迁来的大批汉族农民、手工业者及一部分军队,分居于白族地区屯田耕种,进行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屯田的汉军中,除少数管理屯田、统治屯户的军官外,都是汉族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当时,军屯和民村交错杂处,屯田和民田畛域相连,彼此在生产、生活中频繁接触,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友谊,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展。白族农民在汉族农民的帮助下,改变了“二牛三夫”的落后耕作方法,学会了一人或二人驱牛犁田的先进耕作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汉族人民也在白族人民的帮助下,很快掌握了当地的气候节令、土壤性能等因地制宜的生产规律。汉族人民从内地带来了许多优良农作物品种,增加了白族地区农产品的种类,提高了产量。至今洱海地区还把四季豆称之为南京豆,把蚕豆称为汉豆,把一种荞麦称之为汉麦。汉族人民从内地还带来了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如鹤庆田屯的铁器制造、彭屯的制针、洱海卫的“洱海红”布、祥云的窑业等,都很有名,满足了广大白族农村和各族人民的生活需要。大理石的大规模开采得到了汉族军匠的帮助,等等。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节积极促进民族团结(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