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节生产习俗(3)

3.第一节生产习俗(3)

邓川奶牛主产于大理的邓川、江尾和洱源右所等地,用邓川牛奶制成的白族风味食品“乳扇”,驰名云南全省。邓川奶粉更是畅销全国,在南亚、东南亚一带也有很高的声誉。邓川奶制品的良好品质,与当地白族饲养奶牛的科学方法是分不开的。白族的奶牛饲养极为精细,多采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以放为主的饲养方法,白族民谚说:“在家吃一斗,不如外边走一走。”在喂养时,注意少喂勤添,定时定量。每天每头奶牛喂料两次,喂水两次,定量喂给蚕豆、豆糠。冬季注意补充胡萝卜、蔓菁等多汁饲料。同时,每隔2~5天,加喂食盐拌蚕豆面水一次。

3。手工业

白族的手工业较为达,并有悠久的历史。剑川海门口出土的铜器,祥云大波那出土的铜棺,都说明早在2400多年前,白族先民的金属冶炼和锻铸技术已有了一定的成就。到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地区的金属冶炼、加工、纺织、刺绣、制盐等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明清以来,白族的手工业又有大的展,无论是品种还是制作水平,在云南少数民族中都是屈一指。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大理石制品、木雕、银饰、扎染、竹(草)编和制盐等。

白族手工艺人长期以来形成了外出务工的传统习俗。通常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则成群结队“走夷方”(“夷方”是白族群众过去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称呼)。剑川的木匠走遍云南各地及省外,甚至远赴缅甸、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留下了“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的俗语。

鹤庆的金属加工业多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在滇西一带也很知名,鹤庆小炉匠的手艺广受赞誉,他们挑着担子在滇西一带四处飘荡,其中很多人远赴西藏、四川等地的藏区进行金银饰加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

白族地区建筑业达,包括石匠、泥水匠、木匠等各种建筑工匠,外出务工的传统习俗也深入人心。云南省内很多知名建筑大多出自白族工匠之手。这些传统习俗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展,成为白族社会、经济展的重要产业。

四、风物特产

勤劳智慧的白族人民千百年来辛勤耕耘,展农、林、牧、副业等多种经营,使洱海地区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赢得了中国“核桃之乡”“梅果之乡”“乳牛之乡”等一系列的美名,生产了一系列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物产,充分表现了白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下仅列举白族地区一些主要特产(其他特产见“白族造型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节)。

1。下关沱茶

下关沱茶是我国著名茶叶品牌,属普洱紧压茶类,其独特的加工技术源于明代的“普洱团茶”和清代的“女儿茶”。1902年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下关沱茶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面包,造型优美,设计精巧,既保证了紧压团茶的透气性,防止霉变,又增大了团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对生料普洱团茶的后酵十分有利,能长期贮藏,历久弥珍。其色泽乌润显毫、香气清纯馥郁,汤色橙黄清亮、滋味醇爽回甘,常饮具有明目清心、提神养颜、抑菌治病、去脂美容的保健作用,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与云南白药、宣威火腿被誉为“滇中三宝”,蜚声海内外,在川滇藏等省区尤其受到各民族群众的喜爱。

2。炖梅

又称“黑梅”“煮梅”。以苦梅作原料,浸在陶罐内,放在火塘的“子母火”(谷皮烧微火)灰中,持续加温一至两月,待梅色黝黑时才能停火取出,其煨制耗费不少时间心血。炖梅能搁置数年不变味。白族人常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炖梅味酸,平时多用作拌凉菜、煮酸辣鱼的调味品。此外也是一剂传统中药,白族谚语说:“吃杏遭病,吃梅接命。”炖梅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痢疾,还有解热镇咳作用。外用捣烂后涂敷创伤、疮口,可清毒生肌,疗效极佳。炖梅还是夏季解暑的饮料,加糖冲释后味道香醇、解渴,是大理白族具有悠久历史的名产。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第一节生产习俗(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