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第七节民间造型艺术(1)

54.第七节民间造型艺术(1)

一、建筑艺术

白族的建筑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从洱海区域远古时期的“干栏式”建筑,到南诏、大理国规模宏大的城池、宫殿、寺塔、楼阁,再到近现代风格典雅、装饰华丽、洋溢着艺术气息的白族民居,白族的建筑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展过程。

1。远古时期的干栏式建筑

干栏又称“杆栏”“干阑”“高栏”等,是一种高脚结构的房屋。这种房屋多建造在木桩柱上,离开地面1~3米。由于这种建筑形式特别适合于分布在气候炎热潮湿、地势低下的百越民族居住,学术界一般认为,干栏式建筑是百越民族典型的文化特点之一。

令人称奇的是干栏式建筑在远古时期的白族地区也有出现。经考古掘,这种房屋遗存最早见之于距今约3000年之前的剑川海门口文化遗址中。海门口文化遗址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甸南镇剑湖畔,该遗址属金石并用文化,时间相当于商朝晚期。2008年进行了第三次掘,掘面积1350平方米,成排分布的干栏式建筑木桩数量达数千根。经国家文物局确认,剑川海门口遗址是目前中国现的最大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其规模在世界上也属罕见,为研究中国史前聚落类型提供了宝贵实例。

洱海地区为什么会有类似百越民族的建筑形式呢?一种说法是,古代洱海等湖泊的水面远高于现代,因此白族的古代传说里多称洱海一带为“泽国”。在湖畔水边的白族先民,只能采用这种建筑形式,以便于水边的生活。另外一种解释,则认为滇池和洱海地区,在古代曾是北方游牧部落南下和南方百越部落西移的交汇点,今洱海区域也有可能有古代越人分布,至今在金沙江河谷仍有傣族。因此,白族地区的干栏式建筑,也许是百越人的文化遗留,也有可能是古代白族先民自行创造的。

干栏式建筑有其特有的优点。干栏式房屋下层用木柱架空,可饲养牲畜;上层住人,可防御毒蛇猛兽的侵袭,且有防潮、散热、通风等优点。因此,怒江两岸的怒族、傈僳族、白族勒墨人等居住的高山地区,现在都还有干栏式建筑的分布。

2。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城镇、宫殿和佛教建筑艺术

南诏大理国时期是白族文化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展,促进白族建筑艺术的飞跃。南诏大理国时期,洱海地区形成了许多城镇,这些城镇有着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重要功能,城镇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建筑艺术的展。此外,佛教的展,同时伴随着各种佛教建筑的兴盛。同时,南诏大理国时期,洱海地区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十分密切,内地建筑工艺的输入,极大地提高了洱海地区的建筑工艺水平。因以上原因,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建筑艺术有了跨越性的展。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装饰精美华丽,在白族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是史无前例的。如南诏后期的都城阳苴咩城,经多次扩建,布局井然、规模宏大。阳苴咩城门楼外东南1公里处有一座宏伟的建筑物“五华楼”,高达100尺,可容纳万人。到元代,阳苴咩城仍保留其格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大理,叹服于其规模,称之为“大城”。阳苴咩城明代毁于战火,其北城墙遗址至今尚存,长约l公里,残高4~5米,基厚6~8米,顶厚1米,充分佐证了史籍记载的真实性。

南诏大理国时期城镇得到空前展,除阳苴咩城之外,还有太和城、白崖城、大厘城、拓东城等众多的城镇建筑。其中太和城是南诏初期的都城,元朝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说:“(点苍山)诸峰罗立,前后参从,有城在其下,是曰‘太和’,周回十有余里。”《蛮书》也记载太和城“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遗址现了大量带黄、绿釉的瓦片,以及莲花纹瓦当等。可见当时的建筑不仅有相当的规模和气势,而且也非常重视装饰。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盛行,统治阶级大兴土木,建造了大量的佛教建筑。其中最为宏伟壮丽的当属崇圣寺及崇圣寺三塔。崇圣寺始建于公元713年,经历代的扩建和整修,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当时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佛教寺院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是南诏、大理国的皇家寺院,有“佛都”之誉。据《南诏野史》《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七里,有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费工七十万零八千余”,有“三阁、七楼、百厦”的宏大规模。大理国时,缅甸国王曾两次来崇圣寺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在寺中以玉佛相赠。规模宏大、充分显示了南诏大理国时期建筑艺术的崇圣寺,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毁于战火,这是白族建筑史上的重大损失。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4.第七节民间造型艺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