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七节民间造型艺术(2)

55.第七节民间造型艺术(2)

三塔也集中体现了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成就。三塔中的主塔千寻塔,建于南诏丰祐时期,总高69。13米,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云南省最高的建筑。由于史料缺失,三塔的建造是采用“堆土法”还是“搭架法”,至今仍是一个谜。洱海地区位于断裂带上,如此高的三座柱状体建筑物没有使用现代建筑惯用的深夯基础,只是简单地建于土基之上,在一个多地震、多强风的高原地带,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千寻塔在明代正德年间的大地震中,不仅没有倒塌,反而奇迹般地裂而复合。1925年大理大地震,大理民房绝大多数倒塌,三塔塔体却完好无损,仅震落塔刹,这不能不令现代建筑大师叹为观止。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建筑,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同时由于南诏大理国时期洱海地区与中原文化的密切交流,其建筑艺术也受到内地建筑艺术的深刻影响。民族文化的密切交流,也是南诏大理国时期建筑艺术得到跨越展的重要原因。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建筑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原的城镇,大多建在平坦处,而白族地区的古城,有的建在山顶,如白崖城;有的建在缓坡,如太和城、阳苴咩城等,印证了“凡人家所居,皆依傍四山”的历史记载。且城镇、宫殿建筑大多强调军事意义,如太和城、阳苴咩城等,都充分利用山形,东临洱海,西靠苍山,两面均有天然的屏障和壕沟,以峭山深堑的天然地形作城墙,经济实用,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建筑艺术。

白族地区的佛教建筑在形制上虽然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极深,但也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千寻塔塔身共十六层,为双数,而国内外的佛塔大多为单数,一般认为这是受白族原始宗教影响的结果。又如西安小雁塔等唐宋砖塔,在塔心与门道下一般都有“地宫”(或称“龙宫”“海眼”),而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却没有这种“地宫”的设置。三塔内放置了数量众多的佛像、金刚杵、塔模等珍贵文物,在中原的寺塔建筑中也很少见。另外,同是建造自然式的山水风景园林建筑,其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如中原的园林山水风景有不少是构造复杂、装饰华丽的假山、曲廊;而南诏的白崖城、舍利水城等避暑行宫和住宅,则大多依山傍水,充分利用自然的山林风景,更为真实自然。

在另一方面,由于汉文化的深远影响,特别是直接掳掠了大量内地工匠从事建筑工作,致使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建筑,受中原文化影响极深。无论是建筑方法、建筑用材,以及建筑结构、装饰等,都与唐宋时期中原的建筑相类似。如至今遗存的大理佛塔均为密檐式砖石结构,平面多作四方形,砖檐也大多用叠涩法砌成,使其四角翘起,塔内为空心结构。其中大理三塔中的两小塔,为八角形结构,实心,第四、六级还有斗拱,檐下浮雕联窗,塔身外面涂抹白色泥灰,塔顶有伞形夔金塔刹宝顶。两小塔的形制、结构都与苏州云岩寺塔相似,具有明显的宋塔风格。

3。元明清时期的民居及其他建筑

元宪宗三年(1253年),蒙古贵族灭亡大理段氏政权,此后云南纳入了中央集权政府的直接统治。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实施改土归流和军屯、民屯政策,大量内地汉族人口迁入云南。内地输入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使得白族的建筑艺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这一时期的民居建筑,因受汉族建筑艺术的影响,也生了变化。白族人改变了在山地和缓坡上居住的状况,更多地在盆地和平坝处聚居。建筑结构上,以木构架、土坯墙、瓦顶、上下两层等类似汉族建筑结构的房屋取代了干栏式住房,展出三合院、四合院等类型的平面结构,并增强了建筑的防风、抗震设计,开始高度重视房屋的装饰和美化。白族工匠把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建筑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元明清时期修建的城镇,多位于平坝区或交通便利之地。这些城镇多呈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棋盘式布局,与中原城市建筑基本相同。如文化名城大理城,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方圆6公里,有四座城门和四座角楼。城市由南至北,一条大街横贯;由西至东,则是深街幽巷,纵横交叉,井然有致。又如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的巍山城,呈方形,周围约2公里,城内以星拱楼为中心,建东西南北四条十字形街道、分别直通四城门。祥云县的祥城镇,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全城以鼓楼为中心,也建四条街道直通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十分规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5.第七节民间造型艺术(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