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七节民间造型艺术(3)

56.第七节民间造型艺术(3)

元明清时期的白族建筑,更加强调对建筑的艺术装饰,从而使白族建筑艺术的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城镇建筑,不仅强调城楼结构上的屋角飞翘、斗拱重叠,对建筑的艺术装饰也高度重视。如大理鹤庆县云鹤镇云鹤楼,始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修,整座楼阁结构严谨、典雅大方,高大的圆拱门绘有飞龙抢珠和白鹤展翅等图案,色彩丰富,形象生动;巍峨绚丽的楼阁翘檐间雕有狮、龙、鸟、鱼等术雕图案,雕工精美。民居建筑的梁架、驼峰、柁墩等处普遍进行雕刻装饰。雕刻图案题材广泛,雕工精美。格扇门已普遍采用,其雕饰采用圆雕、半圆雕、浮雕等多种技巧,一般有二三层镂空雕,有的多至四五层,雕刻线条细腻,形象生动,显示了白族工匠娴熟的建筑雕刻艺术。

除城镇、民居以外,元明清时期的寺庙塔刹建筑也取得了新的成就。这一时期建造的佛教建筑,大多宏伟庄严,装饰精美。如宾川鸡足山大刹,以祝圣寺为核心,建有36座大刹,72处庵堂,共108处丛林,其建筑群恢弘壮观,在西南乃至东南亚地区影响深远。又如大理凤仪法藏寺,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斗拱处雕饰优美流畅的卷草纹图案。闻名中外的巍宝山道教建筑群,也形成于这一时期。这些宗教建筑大多斗拱重叠,屋角飞翘,木构件上多有雕饰图案,门、窗还多用透雕法雕凿出人物、花草、虫鸟等图案,壁上还有版画作品。这种熔绘画、雕刻、建筑于一炉的建筑艺术,是白族在吸收汉文化基础上展起来的独特建筑风格,也是白族文化在元明清时期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4。近现代的民居建筑艺术

白族建筑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和展,在继承和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吸取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先进建筑技术,逐渐形成独特的成熟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以洱海为中心的民居建筑最引人注目,其民族特色也最为浓厚、明显。

白族民居建筑群,多位于傍山缓坡地带的溪流附近。规模少则十几户,多则几百户,甚至上千户。大理喜洲周城村,居民近2000户,接近万人,是整个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落。白族村寨房屋密集,远望青瓦灰白墙,高低错落,井然有致,十分秀丽。村镇的布局常以本主庙与庙前戏台组合成方形广场为中心,村口处多建照壁,并种有树龄数百年的大青树。苍山十八溪流的溪水,绕经村镇而导入洱海,供日常生活和农业灌溉之用。居民院落的正房坐西朝东,以适应地形和气候。因为西有苍山作屏障,东是洱海,这样的布局不仅视野开阔,利于采光,也可以躲避风雨的侵袭。

白族民居建筑主要利用木构架的组合,以及对构件的不同形状和材料质感进行艺术加工,做到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在平面布局上,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典型形式;功能上,外墙很少开窗以防火,房屋朝向注意避风并用硬山封檐以防风,构架上注意防震设计;外形上,屋顶曲线柔和优美,檐口山尖用石板挑出;屋面有举折、反曲,屋脊起翘,厚墙收分,木柱侧脚;照壁门楼的屋脊四角起翘尤甚,形象生动,如鸟展翅欲飞之状。厦廊中用栗色木柱,石雕柱础,格子门窗,木雕精美,大理石装饰照壁、墙面,卵石、砖瓦铺砌地面图案。白色墙面上以白灰色相间的山花,檐饰彩带点缀,屋面优美,照壁秀丽;门楼或用青砖斗拱,或用木雕梁枋承托屋面,构成了白族民居绚丽多姿、精致典雅的建筑风格。

“三坊一照壁”的住宅是白族地区最为常见的建筑类型。它由“坊”、厨房、照壁、大门、庭院等组成。平面布局为“三坊”房屋及一照壁围成封闭式院落。“坊’是由三开间两层组成的单幢房屋。底层三间,明间为堂屋,是待客处,次间为卧室,前有廊。廊下光线明亮,可作为家务活动、休息的场所。廊下前墙为木质料,上部为通风格子窗,下部堂屋用六扇可拆卸的格子门组成。廊部比较深,可安排一至数桌宴席。廊深主要是防风雨的侵袭,因为白族地区风大雨骤,飘雨较深。厨房一般建在两坊房屋垂直相交处的漏角天井中,该处多掘有一口水井。两坊相交处还往往开小门通漏角天井,楼上还建有圆形麻雀台,供飞鸟歇落和居住。正房前方的一堵围墙是照壁,多为“三叠水”形式,也有的是“一字平”照壁。前者将横长而平整的壁面直分为三段,中段高宽,左右两段稍为矮窄;后者壁面等高,不分段。照壁装饰精美华丽,富有特色。白族民居的大门多开在东北角,与内地房屋不同,门楼建筑非常考究,其形制分为有厦门楼和无厦门楼两种,无厦门楼较为简单、有厦门楼形制复杂,装饰精美。围在房屋和照壁中间的封闭式庭院,清静典雅,利于采光、日照、通风,可以满足日常的打谷、晾晒、宴客、休闲、养花种树等生产生活的需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6.第七节民间造型艺术(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