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七节民间造型艺术(4)

57.第七节民间造型艺术(4)

白族民居平面类型还有“四合五天井”“**同春”、重院、独坊院、两向两坊、一向两坊、木楞房等。“四合五天井”由四坊房屋围住院落,加上四角各一个小天井(加上中间的庭院,共五个天井)组成,没有照壁,小天井皆建有耳房,其中一耳房底层为厨房,一耳房底层为入口小院,再在厢房山墙上开二门通达厢廊。“**同春”由两个院落相连组成,每幢楼房之间,楼上楼下都有走廊全部连通,故又称“走马转阁楼”。

此外,在大理州的山区、兰坪、维西的部分地区,还有一些“木楞房”住宅,大多用整根圆木或方木垒成。建造时将每根木材的两端凿出榫槽,上下交叉接榫卡紧,逐根向上垛砌,作为墙体。再在墙体上支撑屋架,覆盖茅草而成。这种住宅类型,实际上与原始的干栏式建筑差不多,常见于生活水平较低的地方。

白族民居,一般底层都有厦廊,构成重檐屋面。层高一般为七上八下,即楼层高七尺,底层高八尺,以木梁柱构架承重。屋架形式为穿斗式和抬梁式,常用五架或七架。由于柁礅较稳定,适应白族地区风力大、地震多的特点。架梁采用天然弯曲的木材,其强度比直梁大,形成“拱”的力学因素,是白族工匠利用天然弯曲木材的独特优势而采用的一种建筑技法。柱子一般用木料的自然形状,下粗上细,形成自然收分,获得较稳定的效果。竖柱有侧脚,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四周柱子,微向内倾。两边山墙柱“见尺收分”,即柱子在面阔方向,每高一尺收一分,左侧面前后檐柱向里每高一尺收八厘,与宋代“营造法式”规定相符。整个构架形式上小下大,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民居墙体以夯土墙、土坯墙、卵石墙和条石墙为主,一般底层夯土,楼层砌土坯,外侧有收分。底层厚约80厘米,收到檐下,厚约60厘米。墙下部用块石勒脚,一般高出室外地面50~80厘米,转角处再加高25~30厘米。勒脚顶层平砌一条厚约10厘米的石板,上夯土墙。洱海东岸白族村寨,多夯土为墙,土质坚硬,故较耐久。洱海西岸的白族村寨,则多以石砌墙,据《蛮书》卷五的记载,当时太和城(今太和村附近)“巷陌皆垒石为之”,可见白族地区砌石技术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砌石技术也很多样,《蛮书》中即记载有干砌、夹泥砌与包心砌三种方法。其要点是:卵石粒径一般为10~15厘米,大小搭配,多掺大块或长条状的;要错缝砌避免通缝;卵石小头对外,大头向内,形成拉头;砌墙时两工匠内外同时砌筑,使两面大小卵石配合密度匀称;墙角部分仍用较方整的块石砌筑。也有用当地所产的青石条直接砌墙的。白族地区流传的民谚“大理三宝”,第一宝就是“石头砌墙不会倒”,充分表明了人们对白族建筑砌石技术的赞美和肯定。

白族建筑的硬山式“封火檐”很有特色。用一种称作“封火石”的特制薄石板,封住后檐和山墙的悬出部分,起到防风和防火作用,外观又整齐光洁。硬山山尖有两种处理方法,正房及厢房屋脊两端采用鼻子翘出手法,漏角天井中的耳房屋脊两端,封火墙高出屋面,处理成鞍形或折角形,显示了建筑檐口的特殊风格。

洱海地区为地质断裂带,属地震多地区,白族的民居建筑技术多注重防震措施,一般都具有下列特点:层高低矮、五柱落地、扣榫认真、土墙厚实,多用串枋与合柱。层高低则摆动幅度不大,所以不易被震倒。五柱落地是指每榀举架有五根柱子落地,穿斗式屋架柱多则梁短,受震时,接榫处的力矩较小,不易破坏。扣榫认真,除梁柱要使用扣榫外,桁条与桁条,楼楞与楼楞及柁礅间,都要扣好。土墙厚实并有收分,用坚固的厚实土墙,夹持着构架,增强抗震性能。串枋是用断面约为5x12平方厘米的整根挺直木枋,穿过木柱的对穿榫眼,将一排柱子串联起来的抗震构件,将各间房屋中柱、檐柱、榀举架上的各柱串联起来,加强抗震能力。合柱是指两坊房屋相交处的柱,合用一根,或互为交叉,可增加房屋间的联系,使其互相扶持,因而不易倾倒。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7.第七节民间造型艺术(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