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八节民间歌舞艺术(7)

72.第八节民间歌舞艺术(7)

在白族著名的民俗活动“绕三灵”中,跟霸王鞭联袂而舞的还有“八角鼓”与“双飞燕”两种舞蹈。***“八角鼓”的灵活性大,它既可与“霸王鞭”配合起舞,又可与“双飞燕”对舞。“八角鼓”和“双飞燕”可以说是一种双人舞。表演时舞“八角鼓”的在前,舞“双飞燕”的在后,前者转回来,后者扑上去,两人一上一下两腿交叉互相扑舞,动作配合十分自然,只听到“嚓!嚓”和“哒!哒”的霸王鞭和八角鼓的声音,身着节日盛装的白族男女舞者在整齐的节奏和韵律中展现出高超的表演技巧,如彩蝶对飞,令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

三、白族歌舞

白族歌舞结合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展历史。尤其是集体性的歌舞,更是白族先民在史前时期就已展起来娱神、娱人、放松身心、防御野兽的重要集体活动形式。流传至今的歌舞艺术,还有古老的“打歌”“耍牛舞”等。

1。古代白族歌舞

最为著名的古代白族歌舞艺术,推唐代《南诏奉圣乐》。《南诏奉圣乐》是由白族人民在古代乐舞基础上,吸收龟兹乐、胡部乐、缅甸骠国乐和唐代乐舞创作出来的具有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大型宫廷歌舞音乐。南诏奉圣乐的表演,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舞六成,工六十四人,赞引二人,序曲二十八叠,舞‘南诏奉圣乐’字。舞十六人,执羽翟,以四人为列,舞‘南’字,歌‘圣主无为化’;舞‘诏’字,歌‘南诏朝天乐’;舞‘奉’字,歌‘海宇修文化’;舞‘圣’字,歌‘雨露覃无外’;舞‘乐’字,歌‘辟土丁零塞’,皆一意三叠而成。……字舞毕,舞者十六人为四列,又舞《辟四门》之舞……舞终,皆稽逡巡,又一舞《亿万寿》之舞,歌《天南滇俗歌》四章,歌舞七叠六成而终。”《天南滇俗歌》就是典型的“夷中歌曲”。参加演出的乐队极其壮观,乐器有三十余种,演奏人员有196人之多,分为龟兹部、大鼓部、胡部、军乐部四个部分。伴舞时,使用不同传统乐器和民族乐器配合演奏,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南诏奉圣乐,是白族人民把各方面的乐舞与本民族乐舞相融合,从而创造出的一种乐舞艺术。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南诏王异牟寻将其进献到唐朝都长安演出,立即轰动了长安,被列为“唐朝十四乐谱”之一。

2。白族打歌

白族打歌主要流行在洱源县西山、剑川县东山、鹤庆县西山等白族山区和边远地区,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至今仍为当地白族群众喜闻乐见,久传不衰。

白族“打歌”各地有所不同,但具有共同的基本特点,即参加人数不等,一般围成圈形,中间有火塘或篝火;舞蹈者手拉手、肩并肩,脚步有进退,身段左右摆动,在舞蹈中同步行进。音乐节奏明快,器乐伴奏有树叶、小三弦、四弦琴、芦笙等,除一些地方、一些种类为纯器乐舞蹈外,多有歌唱。歌唱的音乐和歌词一般分两组,每组均有领唱众和,一问一答,或一起一承,轮番复踏,兴致高时,插进一些应答声或欢呼声。

“打歌”的这些特点,在过去的地方志和杂记中多有描述,如清光绪年间大理文人周之烈的《打歌行》中写道:“松明竹火彻夜明,团团围绕偏多,男唱女和数十人,跌足歌唱同一声。舞之蹈之各有节,新曲翻新如春莺。”

打歌一般在婚礼、重大节日活动的夜晚举行。如洱源西山男女青年结婚礼时举行的打歌活动,在寨子广场中间烧一堆火,老人围火而走,一只手端酒,一只手拄拐棍,走一步用拐棍跺地一下,无乐器伴奏,通常是新郎家为一方,新娘家为一方,用问答式进行。由歌头领唱,其余伴唱。唱时分三句一组,歌头唱第一句,伴唱者重唱一遍;歌头唱第二句,伴唱者唱“哩涨哩”,同时用脚蹬一下,拐棍跺一下,歌头唱第三句时,伴唱的一起唱第三句的押韵部分,唱起来可通宵达旦。有时走累了,就坐下来唱,唱一会儿,又站起来边走边唱。内容主要是长篇叙事诗或长篇史诗,如《创世纪》等(见“民间文学”部分),在表演形式上属于歌舞中的踏歌。它的乐曲结构简练,乐句匀称,曲调的节奏与歌舞者的脚步紧密配合,规整有力,通常以“吓拉则”“呀撒塞”“哈子耶”等衬词来命名整个曲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2.第八节民间歌舞艺术(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