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八节民间歌舞艺术(8)

73.第八节民间歌舞艺术(8)

除洱源西山外,剑川东山的“东山打歌”也很有名。“东山打歌”又称“打呀撒塞”“打拉撒塞”,这些称呼来源于打歌时所唱曲调中的衬词“呀撒塞”“拉撒塞”等。“东山打歌”是诗、歌、舞三者紧密结合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多在节庆日举行,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当地白族“雪山太子本主节”时尤为隆重。届时,男女老少身着民族盛装,纷至沓来,歌舞达旦。跳时分为甲乙两方,习惯上常是男女分开,各在一边。常用队形有两种:手扣手连成圆圈,逆时针方向绕圈而跳;或双手扶前一人之肩,连成串,成纵队而舞,身形前倾后仰(幅度不大)。环舞时,右脚向前踏一步,上身稍前倾,然后左脚跺地,重心左移,双手自然摆动。搭肩舞时,右脚向右侧踏一步,上身稍右倾,然后左脚跺地,重心左移。均为全脚掌着地,踏实沉重,一步一顿,踏地而歌,节奏显明,便于众人群舞。脚步跺地时,大地似乎也在震动,展示了人们团结一致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夜晚,大家则围着熊熊火堆,通宵歌舞,热闹异常。

怒江白族地区也有“打歌”调,当地白语称“白打歌哦”。演唱时由一人领唱,数人伴唱,领唱者先唱出第一句的前半部分,伴唱者接下去唱第一句的后半部分和第二句全句,唱词没有现成的本子可循,主要是根据对方唱词内容即兴编唱。但因为其约定俗成的格式,领唱的人只要唱出第一句的前半句,伴唱的不管有多少人,都会一起唱出余下的部分,不会生错乱,让人听起来众口一音,韵调十分和谐悦耳。

“打歌”是集体性的歌舞艺术,它能够充分抒群体的感。如表达喜悦心的“打歌”,气氛热烈欢快,欢呼声此起彼伏,歌舞通宵达旦;表达悲切心的“打歌”,气氛忧郁深沉,催人泪下;表达古史古事的“打歌”,质朴庄重,连绵不绝。在“打歌”流传的地区,“打歌”是白族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打歌”,当地白族群众的精神生活就像吃饭没有食盐,枯燥而又乏味。同时,古朴粗犷的打歌,是古代白族先民生产生活的艺术反映,是研究古代白族社会和文化生活的重要材料。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3.第八节民间歌舞艺术(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