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第十节非物质文化遗产(3)

80.第十节非物质文化遗产(3)

据史籍记载,绕三灵始于唐代南诏时期。唐代至民国,绕三灵的会期为4天,即4月22~25日。第一天游乐大理古城城隍庙,第二天从三塔寺起顺苍山脚游乐到喜洲圣源寺,第三天从圣源寺游乐到海边金圭寺,第四天从金圭寺顺洱海海滨游乐到大理城北马久邑本主庙,然后散去。其中三塔寺(崇圣寺)是大理的佛都,圣源寺处所的本主庙是大理的神都,金圭寺是大理的仙都。参加绕三灵的白族群众白天在寺院中举行宗教祭祀活动,夜晚则在附近的田野和树林中歌舞狂欢。民国杨琼《滇中琐记》记载说:

男女纷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群各有巫觋领之。男子则头簪纸花,足著芒鞋,纨其补,绸其补,袒裼其衣襟,高低其裤缘;其为老妇则颈挂牟尼珠,背负香积囊,垂带而蹇裳,戴笠而持杖,装与男子异,而独红纸花则插之。男者犹执巾秉扇,踏口歌,或拍霸王鞭……食宿皆就神庙,爨于庭中,百其群即百其灶,炊熟经羞于神,巫觋为祝词,众跪于下,极虔诚,羞毕而食。而宿,即就神殿席地,纵横错杂,至不能容。此会相传起于南诏,数千百年不能禁止,盖惑于巫,祈子嗣禳疾病。

参加绕三灵的人,少则数千,多至数万。人们一般都以村为单位,领头的是两位盛装的男女引导者(或都为男性,其中一位装扮成女性)。他们一手扶杨柳枝,一手持拂尘或手帕,边走边唱着幽默诙谐的“杨柳曲”,一边做着夸张诙谐的动作,后面的队伍有的唱曲,有的跳霸王鞭,热烈欢快。入夜,男女之间对唱歌,婉转深的歌声通宵不歇。清咸丰大理举人段位所作《绕三灵竹枝词》二,其中写道:“南乡北去北乡南,月届清和廿四三。一样时装新装束,来朝相约拜伽蓝。”“金钱鼓子霸王鞭,双手推敲背转旋。最是小姑歌白调,声声唱入有天。”生动描写了绕三灵的欢快场景。

绕三灵展到现代,绕三灵的活动内容有了很多变化。先是参加绕三灵的人员由昔日中老年男女居多,展为白族青少年都参与的一种民族盛会;活动内容由祈求神灵赐子降福和禳灾,展为集春游、白族歌舞和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活动;时间减少了一天,即因为大理古城城隍庙已改做他用,减去了4月22日游城隍庙的活动;白族歌舞除打霸王鞭、唱“花柳曲”和对调子外,还增加了许多传统的白族歌舞表演,形式多样化,使绕三灵更具地方和民族特色。

绕三灵是白族历史悠久的节庆活动,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原始宗教信仰遗存。绕三灵活动集中体现了白族先民以“社”为核心的宗教信仰形态。“社”的崇拜起源于农村公社时期,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十分盛行,人们结有“桑林”“桑社”,集会时每个氏族用松、栗、槐、桑等树枝象征其氏族和社神。在白族绕三灵活动中,“社”崇拜的遗存仍很明显。如导引绕三灵队伍的“社树”,一般是两三米高的柳枝或竹枝,上悬葫芦、红布。一枝树枝就代表一个或几个自然村落,同时又代表着村庄的本主神。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中记载:“凡七十余村,村各奉其本主,各为一队,自成行列。……及至小朝,将树枝供于神前。”其中所说的“树枝”,即为社树。社神崇拜的目的,一是祈求子嗣,二是禳灾。绕三灵期间的一系列祭祀活动,都以祈求子嗣和禳灾求福为主要目的。如社树上用红绸拴有葫芦,寓意多子;社树要由两个盛装的巫师扶持,其中一人女扮男装,戴着墨镜,有辟邪之意。两人的身躯左右前后大幅摆动,舞蹈动作怪诞夸张,带有原始宗教舞蹈的很多特点。社神崇拜的祭祀活动在中原早已绝迹,人们仅能从文献记载中了解到社神崇拜的大概面貌。而在白族绕三灵活动中,社神崇拜的原始面貌现今仍得以存续。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白族绕三灵是社神崇拜的活化石,是白族保留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贡献。

绕三灵的重要特点就是其宗教多元性。同一个绕三灵队伍,要进行多种宗教祭祀活动。白族群众拜祭的城隍庙、崇圣寺、圣源寺、金圭寺、马久邑本主庙5个地点,分别是大理白族地区道教、佛教、本主信仰的宗教活动场所。其中崇圣寺是大理的佛都,圣源寺处所的本主庙是大理的神都,金圭寺是大理的仙都,城隍庙则是道教最基础的宗教场所。参加绕三灵的白族群众在5座寺院中,都要举行隆重的宗教祭祀活动和歌舞娱乐活动。从最核心的层次看,绕三灵的基础是本主崇拜。绕三灵就是各村社的代表者——本主对中央本主以及佛教、道教的核心寺观的朝拜。通过本主崇拜,佛教、道教都被纳入了白族的宗教节庆中。在中国各民族中,“三教合一”的现象也很普遍,但很少有像绕三灵这样,在一个集中的节庆中,同时拜祭三种宗教;而拜祭的过程又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连续进行的,三种宗教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被和谐、流畅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喜庆祥和、三教大同的宗教文化氛围,这是白族人独特而大胆的文化创造。这种创造历经千年而不衰,正说明它符合人类社会展的潮流,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宝贵的文化价值。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80.第十节非物质文化遗产(3)

%